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餵飽全世界
May. 01 2014

餵飽全世界

撰文:強納森‧佛利 Jonathan Foley 攝影: 喬治‧史坦梅茲 George Steinmetz 吉姆‧李察遜 Jim Richardson   一提到對環境造成威脅的因素,浮現在我們腦海裡的往往是汽車、煙囪,而不會是晚餐。然而事實是:人類對食物的需求才是危害地球的最大元凶之一。   農業是全球暖化最重要的肇因之一,它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比汽車、卡車、火車和飛機全部加起來還多,其中大部分是牛隻和稻田釋出的甲烷、施肥後的農地釋出的一氧化氮,以及為了種植作物或飼養家畜而伐除雨林所釋出的二氧化碳。農業也是我們珍貴供水系統中最飢渴的消耗者和主要汙染源之一...

影像藝廊:餵飽全世界
May. 01 2014

影像藝廊:餵飽全世界

美國堪薩斯州斯科特市附近的佛格摩爾農場上,每台聯合收穫機每小時可收割廣達10公頃的小麥,也能即時記錄作物產量數據。如今美國人吃的食物大多產自這類大規模的機械化農場,農地上種著一排又一排的單一作物,農人因此可以用較少的勞力獲得更大的產量。PHOTOGRAPHS BY GEORGE STEINMETZ   巴西格蘭雅曼提奎拉農場裡的800萬隻母雞每天會產下540萬顆蛋。輸送帶將雞蛋迅速送往包裝廠。過去40年來,開發中國家對肉品的需求已成長三倍,而蛋的消耗量更是增加了七倍,使得大規模的動物養殖場急劇擴張。PHOTOGRAPHS BY GEORGE STEINMETZ...

鱷龜家族添新物種
Apr. 29 2014

鱷龜家族添新物種

撰文:Stefan Sirucek 編譯:向淑容   一項4月9日刊登於《動物分類學》(Zootaxa)期刊的研究指出,北美洲體型最大的淡水龜,亦即真鱷龜,其實分成三個物種。   這種史前爬蟲類早已因其碩大的體型(一隻真鱷龜最重可達90公斤)以及可活到近100年的高齡而聞名。 真鱷龜(Macroclemys temminckii)其實分成三個物種。Photograph by Michelle Gilders, Alamy   與玳瑁是遠親的真鱷龜有著恐龍一般的外表,分布區僅限於美國東南部流入墨西哥灣的河流。 科學家以多頭並進的方式得到這項發現,他們一方面檢驗野生...

奪命母蛛
Apr. 28 2014

奪命母蛛

撰文:Carrie Arnold 編譯:魏靖儀 就稱之為終極的「致命吸引力」吧:科學家發現,攻擊性強的雌穴棲狼蛛(Lycosa hispanica)還沒開始交配就會先吃掉雄蛛。 對很多蜘蛛而言,交配是一件高風險的事。不僅交配的時候容易受捕食者攻擊,交配完後公蜘蛛還可能會被母蜘蛛給吃掉。但為了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父親通常願意做出這樣的犧牲。(相關閱讀:“Male Spiders Self-Sacrifice, Lose Genitals“。) 一隻伏在洞口的狼蛛,攝於澳洲。攝影: Brooke Whatnall, National Geographic   但...

地球日:世界地球日的由來
Apr. 23 2014

地球日:世界地球日的由來

1970年,有十分之一的美國人參與了第一屆地球日,迫使聯邦政府必須正視環境問題。 去年地球日時,美國家庭人壽保險公司(Aflac)的員工從垃圾袋裡翻找可回收的塑膠、鋁罐和硬紙板。攝影:AFLAC VIA ASSOCIATED PRESS 撰文:John Roach 編譯:洪莉琄 全世界有超過十億人響應地球日,今年已經是活動的第44週年了。 地球日起於1970年,當時美國有2000萬人(等於十分之一)為了日趨重要的環境保護議題,共襄盛舉。 「我真是大開眼界,」美國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署長吉...

醉倒的樹:氣候變遷的驚人徵象
Apr. 22 2014

醉倒的樹:氣候變遷的驚人徵象

由於北方的永凍土逐漸融化,當地森林也不再直立生長了。 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土壤融化是造成雲杉傾斜的元凶。PHOTOGRAPH BY GALEN ROWELL, CORBIS 撰文:Brian Clark Howard, 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向淑容   美國阿拉斯加原住民長老莎拉.詹姆斯說,全球暖化正在劇烈地改變她的家鄉。就連森林裡的樹都不再直直地往上長了。土壤融化導致了樹木傾斜或倒下。   「因為永凍土融化,導致大規模的侵蝕現象,」住在阿拉斯加東北部美國原住民小村落「北極村」的詹姆斯說。「很多樹木無法直立。如果侵蝕繼續惡化,一切都會變樣。」 「永...

古羅馬人在法國
Apr. 22 2014

古羅馬人在法國

撰文:羅伯特‧昆濟格 Robert Kunzig 攝影:雷米‧貝納里 Rémi Bénali   古羅馬人有嚴重的垃圾問題,儘管以我們的標準來說,那些垃圾是好看的垃圾。他們的問題出在雙耳細頸壺。他們需要數百萬只這種曲線形陶壺將葡萄酒、橄欖油和魚露運送至帝國各地,而且往往不會回收空壺。有時他們甚至懶得拔除軟木塞――直接拿刀切開壺頸或尖尖的底部,倒出內容物,然後丟掉陶壺,這樣還比較快。在羅馬有一座占地2公頃、高50公尺的泰斯塔吉歐山,就是由破碎的雙耳細頸壺堆積而成。它們是被人從臺伯河沿岸的倉庫後面丟出來的。西班牙考古學家認為這些陶壺是從公元1世紀開始堆積,而當時正是...

NOV. 2023

氣候危機有解?

最新除碳技術,加入拯救地球競賽。

氣候危機有解?

AD

熱門精選

AD

AD

ad970250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