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為什麼劍魚的劍不會斷?
Oct. 22 2014

為什麼劍魚的劍不會斷?

撰文:Carrie Arnold 編譯:洪莉琄 劍魚(swordfish)的「劍」是牠最重要的特徵,但科學家今日才發現讓這把劍長保鋒銳的罕見特性。10月20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一篇報告,揭開了劍魚修復骨骼、保持硬挺的祕方。 科學家發現,像劍旗魚(broadbill swordfish)這種旗魚能夠修復上頜骨所受的輕微損傷,上頜骨就是形成牠們的「劍」的主要結構。攝影:Brian Skerry, National Geographic 像槍魚、劍魚這類的旗魚(bi...

世界各地的人都吃什麼?三個會讓你嚇一跳的事實
Oct. 22 2014

世界各地的人都吃什麼?三個會讓你嚇一跳的事實

撰文:Robert Kunzig,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編譯:魏靖儀 中國人吃的肉已經比美國人多了。 我是說如果以卡路里來計算的話。如果以重量計,美國人吃的肉還是比較多,平均每人是 381 公克,中國人則是 254 公克。但中國人從肉類中攝取的熱量卻比較多。原因:中國人吃的豬肉比美國人多 —– 而且還是很肥的豬肉。中國人就愛吃肥豬肉。 中國在上一個世紀迅速發展,消費量也一路飆漲。牛肉的消耗量最近也有所增加,但速度不快 —– 每人每天大約只吃 15 公克。中國人從肉品中攝取的熱量有三分之二來自...

性交的始祖是……魚?
Oct. 21 2014

性交的始祖是……魚?

化石顯示,在比鳥類和蜜蜂還要久遠許多的時代,脊椎動物就已經會行體內受精了。 古生物「小肢魚」(Microbrachius)的雄性與雌性皆有明顯的性器官,例如這隻雄魚身上狀似鰭肢的交尾器;這讓牠們成了已知會進行體內受精的脊椎動物中,年代最久遠的。Photograph by Roger Jones   撰文:Brian Switek 編譯:向淑容   古生物學者上週二在《自然》期刊中指出,在比鳥類和蜜蜂出現還要早好幾億年的時候,魚類就會進行已知最早的脊椎動物性行為了。 這種身上覆蓋骨甲的魚類稱為「盾皮魚」,存活於大約3.85億年前。牠們是最早的有頷脊椎動物;...

暴風雨前:草原上的長頸鹿
Oct. 20 2014

暴風雨前:草原上的長頸鹿

--> 攝影:Keith Willette, 國家地理〈你的觀點〉 「我一開始看到的是那些雲,」國家地理「你的觀點」社群成員 Keith Willette 寫道。「暴風雨將至,我希望能拍到閃電。接著我就注意到那隻長頸鹿。」 當時 Willette 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拍攝長頸鹿和大象,因為暴風雨即將來襲的緣故,他準備返回營地。「我要求再停留一下子,因為我想再享受一下那風雨將至的氣息與靜謐感,」他寫道。「幸運的是,雲層間開了一條縫,照亮了長頸鹿。」 這張照片最近入選〈你的觀點〉每日精選。 本張作品來自〈你的觀點〉。歡迎到我們網路攝影社群的全新介面分享作品、接拍攝影任務、...

永恆的一秒——遇見野生石虎
Oct. 16 2014

永恆的一秒——遇見野生石虎

整理撰文:潘佳修 在苗栗山區的產業道路上,貓徑地圖王小明躲在悶熱的偽裝帳中──從6月開始,他以這樣的方式度過炎夏已經4個月了。10月4日這天就像往常一樣,王小明盯著觀景窗看了三個小時,卻毫無動靜──直到那一秒:石虎現身。王小明回憶:「在這彷彿凝結的時刻,還好我沒有呆住,強勁的東北季風也沒造成太大的鏡頭微震。我把跟石虎邂逅的這一秒變成了永恆!」   等了三年,王小明終於遇上野生石虎從眼前走過,趕緊按下快門拍下首度在野外被拍到的石虎全身照。(非無人自動相機所拍攝。)40來歲的王小明是電腦工程師,三年前因為一張照片愛上了石虎,每個禮拜除了工作,就是在野外等石虎。他回...

核災觀光客
Oct. 16 2014

核災觀光客

車諾比事故的意外遺產 撰文:喬治‧強森 George Johnson 攝影:葛德‧路德維格 Gerd Ludwig 據說5西弗的輻射量就足以致人於死,所以當我們的小巴遊覽車駛入車諾比四周廣袤荒涼的隔離區時,我很好奇我這支俄國製的劑量計測到的數據會是多少。沿著兩旁長滿松樹和樺樹的道路前進之際,導遊再次提醒我們要遵守的基本規範:不可採摘菇類,因為裡面聚積了放射核種;也不要在戶外進食或抽菸,因為會有汙染物進入體內的風險。幾分鐘後,我們經過了第一座廢棄村落,於是停在路邊觀賞一小群遊蕩的蒙古野馬。 核子反應爐爆炸的28年後,幾無人煙的禁區已全被野生動物占據,如歐洲野牛、野豬、麋鹿、...

月下登山客:印度曹坎巴峰
Oct. 16 2014

月下登山客:印度曹坎巴峰

--> 攝影:Pete McBride 身處在5000多公尺的高度以及最低氣溫攝氏零下6度的環境下,潔克‧諾頓(圖右)和戴夫‧摩頓於月光中迅速解決晚餐,準備攻上聳立在他們身後、無人征服過的曹坎巴5號峰。攝影師彼特‧麥布萊德一路跟著這兩名攀登好手,他們花了45天走過恆河流經的每一里路。 麥布萊德沿著恆河的溯源征旅近期發表在我們的攝影部落格「影像證據」上,在這裡可欣賞更多他深入喜馬拉雅的旅程圖片。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