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入
AD
生物學家與志工在阿肯色州懷特河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White River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尋找象牙喙啄木鳥(ivory-billed woodpecker)。美國境內最後一筆確切的目擊紀錄是在1944年,但這並未阻止科學家和業餘愛好者繼續搜尋牠們的蹤跡。
咖啡製造過程所剩下的殘餘物能讓被破壞的森林起死回生。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於3月30日正式發表世界新種「小西氏石櫟松露」,這也是繼「深脈松露」後臺灣第二個人工培養成功的本土白松露。林試所表示,這個品種是在高雄六龜的多納森林首次發現,由於松露寄生在臺灣原生樹種小西氏石櫟根圈的土壤上,決定以首次發現的宿主命名。目前林試所正積極推動技術轉移,目標在十年內量產。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菲律賓拉古納省的夜晚來臨後,戴著大燈和身穿防護服的研究人員忙著解開纏在網裡的蝙蝠。他們小心翼翼地將蝙蝠放在布袋中,帶回實驗室測量和記錄,並收集蝙蝠的唾液和糞便進行分析,最後再將牠們放回野外。 研究人員稱自己為「病毒獵人」。他們用這樣的方式研究數千隻蝙蝠,盼開發出病毒的模型,藉此避免COVID-19這類大規模流行病再次發生。目前COVID-19疫情已經讓近280萬人喪命。
拉帕河(Rapa River)在薩雷克國家公園(Sarek National Park)的山坡下蜿蜒流動。薩雷克國家公園是瑞典拉普人居住區世界遺產 (Laponian Area World Heritage)的六大保護區之一。
角色選擇:「三心巨章魚」、「一拳超蝦」或「偽裝突襲魚」。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根據一份刊登於《動物生態學》(Animal Ecology)期刊的新研究,鯊魚是幫助生態系統從極端氣候事件中恢復的重要角色。
空氣汙染每年使700萬人提早喪命,但我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