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研究:這種細菌超會吃甲烷! 減緩暖化的迷你幫手
Sep. 18 2023

研究:這種細菌超會吃甲烷! 減緩暖化的迷你幫手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曹可芝 編譯;許祖菱 審校 減少溫室氣體的責任很大,科學家在自然界找到「超迷你幫手」了!最新研究發現一種特殊的甲烷氧化菌,能更有效地分解甲烷,而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研究人員對這種細菌寄予厚望,但目前仍在實驗室階段,如何擴大規模仍是一大考驗。 低濃度甲烷環境中也能作用  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效應來源,僅次於二氧化碳。若以20年為單位計算,甲烷造成暖化的潛勢值是二氧化碳的84倍。石油和天然氣、工業、農業和垃圾填埋場等人類活動都有可能產生甲烷。 甲烷氧化菌(methanotrophs,又稱嗜甲烷菌)並非新發現,但這類細菌對環境...

罕見第三例革龜活體擱淺不治 解剖報告指因誤食魚線敗血亡
Sep. 17 2023

罕見第三例革龜活體擱淺不治 解剖報告指因誤食魚線敗血亡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今年7月4日南臺灣發生一起罕見的活體革龜擱淺,發現地點於墾丁國家公園境內的恆春萬里桐潮間帶,雖立即移送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救傷收容,仍不幸於隔日不治死亡。時隔多月,海保署13日公布解剖結果,死亡革龜胃內無食物,腸道中有兩條長達425公分的魚線,且魚線已存在一段時間,隨著腸胃蠕動而嵌入腸道黏膜面,推測革龜為誤食魚線,多日無法進食引發壞死性腸炎,死於急性敗血症。

高鐵站附近石虎疑遭路殺 中市石虎保育委員會最快10月開會
Sep. 15 2023

高鐵站附近石虎疑遭路殺 中市石虎保育委員會最快10月開會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高鐵臺中站附近9月10日有民眾發現石虎疑遭路殺,經臺灣石虎保育協會確認,是約5公斤重的成年公石虎,死因須待農業部生多所解剖釐清。這是該路段首次通報石虎蹤跡,臺中市政府農業局官員11日受訪表示,該區為石虎熱點或逸散個體未知,仍待繫放調查分析活動範圍,若明年經費充足就執行。

科學家發現加州深海「章魚花園」 逾2萬隻章魚群聚海底溫泉創造生態綠洲
Sep. 11 2023

科學家發現加州深海「章魚花園」 逾2萬隻章魚群聚海底溫泉創造生態綠洲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章魚通常是獨居的生物,卻有一群淡紫色外表、跟葡萄柚差不多大小的珍珠章魚(Pearl Octopuses,學名:Muusoctopus robustus)群聚在加州沿海約3200公尺深的海底,形成333公頃左右的「章魚花園」。

六成物種滅絕主因是它 聯合國報告:外來入侵種威脅真實上演
Sep. 08 2023

六成物種滅絕主因是它 聯合國報告:外來入侵種威脅真實上演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陳文姿 編譯;林大利 審校 布袋蓮、馬纓丹、玄鼠、銀合歡,各種外來種正入侵全世界,連南極都不例外。聯合國4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3500多種外來入侵種正深入世界各地,威脅生態,也影響我們的生活,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4230億美元。 2022年底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上,各國宣示要在2030年前保護30%的地球自然資源,但外來入侵種正在破壞這個目標。報告雖然預估外來入侵種的數量還會增加,但運用適當的策略,仍有機會在外來種擴張前加以預防或控制,減少危害。

梯子上的鳥
Sep. 06 2023

梯子上的鳥

一隻鳥停棲在海中豎立的梯子上。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缺水危機
Sep. 06 2023

缺水危機

潘塔納爾溼地進入乾季,缺水情況日益嚴重,就連眼鏡凱門鱷和沼澤鹿都顧不得對方的存在,各自喝水,相安無事。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OCT. 2023

遠離地球上太空

機器學習看黑洞,尋找地球外的生命。

遠離地球上太空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