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凍結
Aug. 23 2023

凍結

我離開道路,在森林裡走了一陣子,突然被這隻烏鴉吸引了視線。牠看起來彷彿凍結了,就像靜物那樣一動也不動。我慢慢走到離牠很近的地方,牠還是沒有任何動靜,但我一拍下這張照片,牠就振翅飛走了。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白浪間的雪鷺
Aug. 23 2023

白浪間的雪鷺

加州的天然拱橋州立公園是雪鷺的天堂,這對雪鷺在海灘和白浪間來回奔跑,尋找甲殼動物,模樣讓我看得目不轉睛。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打架的雙色樹燕
Aug. 23 2023

打架的雙色樹燕

這張照片是我在印第安納州紐卡斯爾附近的薩米特湖州立公園划皮艇時拍的,畫面中右上方的那隻雙色樹燕大約每隔十分鐘就會飛去騷擾左下方的那一隻,我將皮艇划到距離牠們大約9公尺遠的水生植物叢間,用Canon 7D相機搭配400mm F5鏡頭拍下了這個畫面。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翻轉馬斯克「氫不會自然出現在地球上」說 法澳等地發現大規模天然氫
Aug. 23 2023

翻轉馬斯克「氫不會自然出現在地球上」說 法澳等地發現大規模天然氫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 2023年5月法國能源公司(Française de l'Énergie,FDE)在法國東北的洛林地區檢查廢棄礦井的沼氣風險時,無意發現大量的天然氫礦藏。雖然未經探勘無法確認藏量,但當地地質研究室認為,這可能是歐洲至今發現的最大的天然氫礦。 天然氫開採的歷史並不久,特斯拉的創辦人馬斯克在2022年未來汽車峰會上就提到,氫的產生幾乎都靠人工製造,「它不會自然出現在地球上,所以你不是靠電解水產生,就是得靠裂化氫化物。」但澳州、美國、歐洲等都已表達對天然氫開採的興趣。法國天然氫若能開採成功,可能對歐洲的能源轉型產生重...

百年最熱8月1日 南美洲「冬季熱浪」 近攝氏40度 積雪提早融化
Aug. 20 2023

百年最熱8月1日 南美洲「冬季熱浪」 近攝氏40度 積雪提早融化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曹可芝 編譯;許祖菱 審校 歐美等北半球國家飽受熱浪所苦,正處於冬季的南半球也無法倖免。8月初的「冬季熱浪」襲擊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巴西等國,創下多個高溫紀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從過往的10幾度升到攝氏30度、智利山區小鎮也出現攝氏38度的高溫。不僅「冬天變夏天」,積雪提前融化,恐引發春夏水源不足等連鎖問題。

地球沸騰:歐盟監測機構證實2023年7月是史上最熱月份 海洋溫度也創高
Aug. 16 2023

地球沸騰:歐盟監測機構證實2023年7月是史上最熱月份 海洋溫度也創高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 7月熱浪跟野火席捲全球,各地傳來高溫災情。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8日確認,2023年7月全球平均氣溫是有紀錄以來最高的月份,打破2019年7月的最高溫月紀錄,並且高出攝氏0.33度。 在此同時,全球專家也緊盯著海洋高溫,全球海洋平均溫度從4月起就一直高於同期,31日達到攝氏20.9648度,打破了2016年的紀錄。隨著聖嬰現象逐漸發威,海洋可能會再破高溫紀錄。

你家也有石綿屋瓦嗎? 環保署爭取16億經費全額補助清運
Aug. 16 2023

你家也有石綿屋瓦嗎? 環保署爭取16億經費全額補助清運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李宥妍 報導 早年石綿瓦大量用做屋頂及側邊建材,近年進入汰除高峰。為避免拆除時石綿瓦破損,導致纖維飛散影響健康,環保署向行政院爭取16億經費,提供拆除後石綿廢棄物的清運補助,民眾不須負擔處理費用。環保署估計,全臺約有24萬棟,約53萬噸石綿屋頂待處理。

NOV. 2023

氣候危機有解?

最新除碳技術,加入拯救地球競賽。

氣候危機有解?

AD

熱門精選

AD

AD

ad970250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