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科學》最新研究:限制塑膠生產與包裝稅等措施 有機會終結塑膠汙染
Dec. 02 2024

《科學》最新研究:限制塑膠生產與包裝稅等措施 有機會終結塑膠汙染

塑膠汙染無處不在,影響生態與人類健康,是全球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談判11月25日於韓國釜山舉行,各國目標是討論出對抗塑膠汙染的新公約。一篇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認為,「全球塑膠公約」討論中的四項措施,有機會讓塑膠垃圾減少91%,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1/3。研究作者表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確實有可能透過該條約終結塑膠汙染」。 此四項措施為:全球塑膠生產總量上限、徵收塑膠包裝稅、投資廢棄物處理設施、規範再生塑膠使用比例。

鯨魚為什麼要吃塑膠袋?或許是它「聽起來」像美味的晚餐
Dec. 02 2024

鯨魚為什麼要吃塑膠袋?或許是它「聽起來」像美味的晚餐

死後被沖上海岸的深潛型齒鯨,胃裡塞滿了塑膠袋和獵物。牠們內建的聲納似乎無法分辨兩者的差異。 為了在黑暗中尋找食物,深潛型的鯨魚會仰賴牠們天生的聲納系統,當聲音碰到可能的獵物時就會反彈、揭露所在位置。但對這些鯨魚來說,漂浮在海裡的塑膠垃圾「聽起來」可能就像美味的烏賊。 有一項新研究顯示,像購物袋之類的塑膠碎片,反彈出去的回聲和烏賊的非常像──可能是因為形狀、大小、風化的程度和化學成分等因素的綜合結果,作者寫道。 雖然估計數據不一,但每年很可能都有數百萬公噸塑膠進入全球海洋,累積了高達數十兆的塑膠碎片。 隨著塑膠入侵海洋環境,塑膠也在數以百計的報告案例中出現在海洋哺乳動物的...

聽海說故事 一同培養海洋素養
Nov. 29 2024
Sponsored

聽海說故事 一同培養海洋素養

無論是文化、信仰、經濟等方面,生活在臺灣的我們與海緊緊相依。各個世代的海洋故事傳承至今,但伴隨而來的迫切問題,如過度開發、氣候變遷與環境挑戰加劇等。走向永續海洋,需要你我努力,採取行動,才能將海洋與我們的故事,繼續寫下去。

奇怪的夥伴
Nov. 27 2024

奇怪的夥伴

我們在科爾特茲海北部的羅西歐德爾馬船宿潛水時,遇上一股離岸流。所有動物都鑽進可以藏身的角落和縫隙裡。在這種非常時期,不免會出現奇怪的夥伴……。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為什麼這些動物在澳洲人人喊打?
Nov. 25 2024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為什麼這些動物在澳洲人人喊打?

貓和兔是許多人的好朋友,狐狸、馬或鹿也有大量粉絲,豬跟羊有高經濟價值。為什麼到了澳洲南部的維多利亞州,牠們就成了惡名昭彰的有害動物、有些甚至列入法定有害動物名單? 鹿:下一場「兔子瘟疫」? 維多利亞州約有數十萬到一百多萬不等的鹿,數量可能居全國之冠。目前,野鹿仍在保護動物名單上,但這情況正在改變。 《衛報》報導,近來有數百名地主、學者和環保團體聯署致信農業及環境部長,呼籲將鹿群從保護名單改列入有害動物。野鹿肆虐,讓林中的溪水變得混濁,牠們破壞農田、吃草和莊稼。人們憂心,鹿群激增或許會變成澳洲下一場「兔子瘟疫」(rabbit plague)?

科學家如何戰勝入侵北美五大湖的「吸血怪」?
Nov. 25 2024

科學家如何戰勝入侵北美五大湖的「吸血怪」?

入侵性的海七鰓鰻曾對北美地區的原生魚類造成巨大威脅,直到科學家偶然發現了一項突破性的解決之道。

高明的隱身術
Nov. 20 2024

高明的隱身術

我在馬達加斯加摩倫達瓦和安塔那那利弗之間的公路旁,在一片草地上發現了這隻螳螂。牠的偽裝能力實在太好,每次我把視線轉向相機觀景窗時,都會找不到牠!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APR. 2025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創造願景、改變世界的33位當代傑出行動家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