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發表在《AGU Advances》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在南非發現的少數古代鋯石晶體具有板塊隱沒的最古老證據,這是板塊構造的一個關鍵因素。 這些罕見的時間膠囊顯示,地球從一個長期穩定的岩石表面,過渡到塑造成現今的地殼活動過程,為何時開始板塊構造運動,提供了新的線索。 地殼和上部地函的上半部屬於剛性板塊,其下為黏度高的物質所組成,在高溫和高壓之下變成可塑性,使板塊漂浮其上。來自地核的熱量驅動著板塊緩慢的運動,大部分的地震、火山及造山運動均來自於板塊之間互相作用而產生。 2018年,哈佛大學地質學家納賈.德瑞本(Nadja Drabon)從南非巴伯頓綠岩帶的古老地層中發掘出按時...
質量約為10到10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是垂死恆星的殘餘物,而質量超過太陽10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則位在大多數星系的中心,但宇宙中還散布著一些明顯但類型更為神祕的黑洞,這些黑洞的質量從100到10萬個太陽質量不等,不僅難以測量,甚至連它們是否存在都備受爭議。研究團隊透過分析NASA錢卓拉X射線天文臺所拍攝108個擁有核星團(nuclear star cluster)星系的影像,尋找巨大黑洞的特徵,而這項新的研究將可以解釋這些黑洞是如何透過摧毀上千顆的恆星以增加其質量。 研究人員表示中等質量黑洞生成的關鍵可能是在於它們的環境,研究人員觀察了星系中心非常密集的恆星星團,由於恆星非常接近,因此許多恆...
天文學家使用哈伯太空望遠鏡看到距離130億光年的天體,可能是超大質量黑洞的祖先。這個稱為GNz7q的天體位於大天文臺起源北部星系深空巡天調查(GOODS-North)星場,在大霹靂後僅7.5億年就存在了。該團隊發現它是緊湊的紫外線和紅外線源,不可能是由星系的輻射引起的,但與落入黑洞的物質所預期的輻射一致,表明GNz7q是一個新形成的黑洞。 當今天文學的一個未解之謎:達數百萬到數十億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如何能如此快速增長?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目前提出的理論認為,超大質量黑洞在劇烈形成恆星的「星暴星系」核心中形成,之後推開周圍氣體和塵埃,並以極為明亮的類星體形態現身,目前未有明確的觀...
月球面向地球的這一面和遠離的另一面,兩者地形特徵看起來大不相同。月球的近地端有著較多的月海(寬廣、暗黑色的古代熔岩流遺跡)。相對地,充滿隕石坑的遠地端,幾乎沒有大規模的月海特徵。為什麼月球兩端會如此不同,這是月球長久以來的謎團。 現在,研究人員有了新的解釋,認為這和數十億年前月球南極附近的一次巨大撞擊有關。 發表在《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新研究表明,形成月球巨大的南極–艾托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SPA)的撞擊產生了大量的熱流,並在月球內部傳播。這些熱流會將某些物質(稀土元素和產熱的元素)帶到月...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