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首次揭示了火星赤道附近的火山峰頂存在水霜(water frost)。這項發現由比利時皇家天文臺(ROB)和比利時皇家太空航空研究所(BIRA-IASB)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在最近的《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水霜的存在是分別透過不同的儀器所觀測到的,分別為:歐洲太空總署(ESA)ExoMars微量氣體軌道衛星(TGO)的彩色和立體表面成像系統(CaSSIS)與NOMAD儀器;歐洲太空總署火星快車任務的高解析度立體相機(HRSC)。
用更少的材料產生更多的能量,同時避免燃燒超過地球可承受能力的化石燃料,這是許多科學家窮盡一生也想追求的想法,於是核融合反應的記錄在不斷地被打破,即使每次只贏那零點幾秒鐘,科學家也會興奮無比。與此同時,太陽能板也變得越來越高效,能量轉換效率也從最初的不到1%,到現代已經接近30%,但是,即使電池儲存和製造能力有著上升趨勢,如何儲存這些能量並根據電網的需要而釋出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又不可能帶著一整個超大塊的電池前往太空。 兩位物理學家基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一直在思考電池能量密度的終極理論極限,在最新的研究論文中,他們描述了在充滿能量的緊密空間中形成的微型黑洞的理想模型。這些黑洞需要帶...
在印度孟加拉地區的茶園排水溝裡,發現了五隻大部分被掩埋的幼年亞洲象屍體。但有些專家也質疑,這能不能算是真正的埋葬行為的證據。 科學家早就知道非洲草原象似乎會哀悼死去的同伴,但對於野生亞洲象是否有這樣的情感報導甚少。現在,一篇引人入勝的新研究指出,牠們會埋葬死去的幼象。 這項研究描述了2022和2023年的五起事件,有幾個象群都把死掉的寶寶拖到印度北邊孟加拉地區的灌溉排水溝、並埋在那裡。研究人員在這五次事件裡,都看到幼象的頭部、象鼻和背都埋在土裡,只有腳是四腳朝天的露在外面。 動物界的埋葬事件是很少見的。非洲象、亞洲象和喜鵲都會用葉子蓋住死掉的同伴──科學家所謂的「勉強算」埋葬...
近期研究團隊正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觀察分析宇宙極早期的矮星系GS-z12。在這個質量僅約銀河系10萬分之一的遙遠星系中,除了觀測到氫,微量的氧和氖之外,竟然發現其中含有大量的碳,這項結果顛覆了目前天文學家對於星系演化的認知與理解。由於碳是生命作用的關鍵組成元素之一,在大爆炸後僅3.5億年就誕生的極早期矮星系中就擁有高濃度的含碳分子塵埃雲,對於宇宙演化與外星生命的研究來說意義重大。 目前學者們普遍認為,除了氫和微量的鋰之外,其他元素都是在恆星演化的過程中,經由核心的核融合反應產生,最後在演化末期藉由超新星爆發散布到宇宙中。而根...
為何我們尚未遇見外星高智生物?Netflix影集《3體》(3 Body Problem)提供了一種讓人不寒而慄的理論。
X 光自由電子雷射 我們身體裡的 DNA,並不是一直保持完美的狀態,DNA 每天都會不斷上演損傷和修復的交互過程。為了確保 DNA 的完整性,避免細胞損壞,會由「DNA 修復酶」來專門負責這項工作,這種酵素幾乎瞬間就把 DNA 修好。即使先進的技術只能看見生物分子的靜態結構,也就是「空間」;但是看不見酵素催化反應的過程,也就是「時間」。然而,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採訪院內生物化學研究所的蔡明道院士,他與國際團隊合作,利用「X 光自由電子雷射」(XFEL)的顯微技術和巧妙的實驗設計,首次捕捉到酵素修復 DNA 損傷的動態過程!該論文已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科學》(...
中國國家航天局宣佈,探月任務「嫦娥六號」著陸器於臺灣時間6月2日上午06:23成功於月球背面軟著陸。著陸點位於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South Pole-Aitken)盆地內的阿波羅隕石坑南部。這次任務將採集月球樣本,這將是把月球樣本帶回地球進行分析的重要里程碑。迄今為止,人類已進行的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均位於月球正面,月球背面相對月球正面更為古老,樣本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著陸器除了將收集月表風化層,還會使用鑽機收集地下物質,預計收集多達2,000克的樣本。樣本預計在約兩天內送入位於月球軌道的太空船。月球正面和背面火山活動規模不對稱的問題至今仍是研究月球的重要問題,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