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海生館展出長濱藍鯨完整標本 骨骼繩索勒痕喚起保育省思
Dec. 22 2023

海生館展出長濱藍鯨完整標本 骨骼繩索勒痕喚起保育省思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育琴 屏東報導 2020年1月臺東長濱海灘出現擱淺死亡藍鯨,被發現時身形消瘦,頭部遭粗尼龍繩緊緊纏繞,死亡的畫面令人震撼。在海委會海保署、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以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下,歷經三年多進行骨骼標本的保留與整理,15日正式在海生館展出這頭藍鯨標本,盼將藍鯨和海洋保育的故事繼續說下去。

從典藏標本到河川調查結果 「TBIA入口網」記載逾2000萬筆生態資料
Dec. 19 2023

從典藏標本到河川調查結果 「TBIA入口網」記載逾2000萬筆生態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繼2021年9月六個跨部會成立「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TBIA),歷經兩年多的努力,12月12日推出「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共通查詢系統」平臺,集合10個單位,累積近2000萬筆生態調查資料,以及百萬筆典藏標本資料,彈指之間就能查詢臺灣古來今往生態資料。TBIA聯盟新夥伴經濟部水利署累積20年河川情勢調查資料,也將填補河川生態的空缺。

臺灣學者分析阿聯糧食宣言:專注發展有機、「農場外」的碳排也應計算
Dec. 17 2023

臺灣學者分析阿聯糧食宣言:專注發展有機、「農場外」的碳排也應計算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已在杜拜落幕,除了淘汰化石燃料的討論陷入爭議,另一關乎人類生存的重點落在農業。大會期間,有超過150個國家簽署《阿聯永續農業、韌性糧食系統和氣候行動宣言》(簡稱阿聯糧食宣言),涵蓋巴西、中國、歐盟和美國等全球糧食系統七成以上的生產國家。 糧食生產系統造成的溫室氣體約佔全球三分之一,然而臺灣的農業碳排僅占全國2%,是否代表我國已領先全球?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分析,這是因為臺灣的計算方式跟國際不同,未將「農場外」的行為如飼料運輸、食物浪費的碳排納入計算所致。他呼籲調整計算方式,才能增加減碳驅動力。

報告:地球正處於5+3個災難性氣候「臨界點」 端看能否控制升溫攝氏1.5度
Dec. 14 2023

報告:地球正處於5+3個災難性氣候「臨界點」 端看能否控制升溫攝氏1.5度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陳文姿 編譯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討論激烈,化石燃料淘汰議題尚不確定能否納入會議結論。12月6日,學界發布臨界點報告,警告地球升溫趨近危險邊緣,五個地球系統正面臨跨越臨界點的風險。若升溫超過攝氏1.5度,則風險名單可能再增三個。

尋遍巨木 找樹的人團隊見證臺灣巨木的現身與死亡
Dec. 10 2023

尋遍巨木 找樹的人團隊見證臺灣巨木的現身與死亡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育琴 臺南報導 由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國立成功大學組成的「找樹的人-巨木地圖計畫」團隊,近年利用空載光達資料演算和判讀,加速臺灣巨木的探勘與發現,2016年至今已找到八棵超過70公尺的巨木。今(2023)年1月,更找出高達84.1公尺,全臺最高樹「大安溪倚天劍」。然而成大的研究也發現,臺灣巨木正以極快的速度傾倒消失,恐將在未來數十年內絕跡。

防鳥類窗殺 香港民間首份鳥撞調查 韓國修法管建築玻璃設計
Dec. 08 2023

防鳥類窗殺 香港民間首份鳥撞調查 韓國修法管建築玻璃設計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臺灣鳥撞窗殺問題漸漸引起民眾關注。事實上,幾十年前北美地區已有不少研究及倡議。亞洲起步較遲,臺灣、中國、香港政府方面尚未有大型研究調查或立法方向,防鳥撞、窗殺倡議主要仍由民間推動。 據民間團體「香港觀鳥會」今年3月發表的首份鳥撞調查顯示,2022年9月至12月間,91%的個體被發現時已死亡,當中有七種保育鳥類遭窗殺;中國大陸的民間調查則發現,鳥撞主要發生在周圍幾乎沒有植被的建築或水面附近。韓國則在今(2023)年6月實施新規,公共新建建築物玻璃設計須增加「可見圖案」(visible patterns)防止鳥撞。

珊瑚復育也要「投資組合」? 科學家:兼顧耐熱性與多樣性
Dec. 07 2023

珊瑚復育也要「投資組合」? 科學家:兼顧耐熱性與多樣性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曹可芝、陳文姿 編譯;許祖菱 審校 身著潛水衣的科學家深潛入海底,小心翼翼地檢視一個個土色珊瑚塊。這些珊瑚碎塊是少數躲過珊瑚白化的珊瑚,牠們被暫時移植到這塊區域,等待成長到一定大小後,再將健康的分株移植到原本的海域。 「我們試著養大牠們,現在有些已經跟我的拳頭一樣大了。」阿布達比環境署(Abu Dhabi Environment Agency,EAD)的海洋科學家哈馬德.傑拉尼(Hamad al-Jailani)告訴《美聯社》。

APR. 2025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創造願景、改變世界的33位當代傑出行動家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