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性真菌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是一種熱門的傳統藥材,也是中國某些最貧困居民不可或缺的收入來源。但現在,氣候變遷和資本主義帶來了不確定的未來。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陳文姿 審校 今天喝咖啡了嗎?一個小小的膠囊放入咖啡機,按下按鈕,就能享有一杯熱騰騰的香醇咖啡。方便、快速、無須技巧,膠囊咖啡市場快速成長,但膠囊的廢棄處理始終是個痛。 看準消費者關注環境的心,瑞士零售業巨頭Migros在2022年推出全球首款「無膠囊」的咖啡球。結合了風味、便利和零廢棄三大特點,號稱是「徹底翻轉咖啡業」的「史上最偉大創新產品」。
整理:陳立炘(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海委會海保署1月8日接獲通報,有民眾在綠島柴口岸際發現罕見「銀杏齒中喙鯨」屍體,疑似遭人切割,現場還找到了放置肉塊的飼料袋,但仍有部分肉塊不見蹤影。海保署目前已會同臺東縣農業處,及其他相關單位展開調查,希望知情民眾能提供情報。
模樣憨厚呆萌的海龜、聰敏機靈的鯨豚,或是多采多姿的珊瑚,都是海洋中的美麗風景,卻正遭逢生存危機。其實看似較嚇人的鯊魚,也需要您的愛護。因為海洋急需鯊魚! 鯊魚的運氣不太好,常常被塑造成冷酷、兇殘或嗜血的形象,出現在電影或其他影像作品裡。其實根據科學家對於目前已知的500多種鯊魚研究,得知鯊魚天性溫和,甚至害羞,不主動親近人,因此更別提主動傷害人類了。反倒是人類每年殺害高達一億隻鯊魚,造成鯊魚數量年年崩壞式下降,全球三分之一鯊魚物種,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列為「瀕危」物種。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陳文姿 編譯;許祖菱 審校 P-22大概是2010年出生的。根據基因分析,地點應該是加州聖塔莫妮卡山(Santa Monica mountains),這裡距離洛杉磯並不遠。P代表美洲獅(Puma),22是研究團隊給的編號。牠在2012年被捕並戴上GPS項圈後,才有了這個名稱,這也是人們認識牠的開始。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陳文姿 審校 禽流感疫情全球蔓延,美國阿拉斯加官方證實,去(2023)年10月死亡的一隻北極熊經檢驗後,確認死因是禽流感,這是全球首例。近南極的小島去年底也發現染疫的棕賊鷗。南北極都拉起警報,防範禽流感疫情延燒。 這頭北極熊是在阿拉斯加北坡(North Slope)的烏特恰維克(Utqiagvik)發現的。阿拉斯加媒體《阿拉斯加燈塔》(Alaska Beacon)報導,阿拉斯加環境保育廳(Alask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於12月初證實,北極熊死因是高病原性禽流感。 阿拉斯加官方獸...
2023年結束之際,英國慈善組織發布年度20大損失慘重氣候災害報告。榜上排名第一的是8 月發生在美國夏威夷的野火,超過百人死亡,人均損失4161美元(約新臺幣12.7萬元),災情遠超第二名的「瑪娃」(Mawar )颱風。 六大洲都有國家上榜,大小國家也都受災,但發布報告的「基督教援助」(Christian Aid)執行長派崔克.瓦特(Patrick Watt)指出,災害明顯「對窮國不利」,沒有堅固的房舍、也缺乏防範跟預警能力,災害對他們來說更為嚴重,需要長時間才能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