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早起的熊蜂恐捱餓 研究:天氣變暖提前結束冬眠 也錯過了花期
Sep. 17 2022

早起的熊蜂恐捱餓 研究:天氣變暖提前結束冬眠 也錯過了花期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林大利 審校 一項新研究顯示,氣候變遷讓北美的春天提前來到,有些熊蜂族群因而提早結束休眠,開始覓食。不過,熊蜂展開活動的時間與花開季節不同步,恐影響食物來源,僅而影響熊蜂族群的存續。學者提醒,蜂類是自然界重要的授粉昆蟲,其族群的存續可能連帶波及農作物和其他需要蜂類授粉的植物。

世紀洪災吞沒1/3國土 巴基斯坦損失超過百億美元
Sep. 14 2022

世紀洪災吞沒1/3國土 巴基斯坦損失超過百億美元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陳文姿 編譯;許祖菱 審校 自6月以來,巴基斯坦持續遭到強烈的季風降雨(monsoon rain)侵襲。歷史性的豪雨引發大規模淹水與山洪爆發,全國近1/3地區被洪水淹沒。受影響區域與傷亡人數仍在增加,初估死亡人數超過1300人,3300萬人受影響,占該國2.2億人口的15%以上,總損失超過100億美元。 洪災不僅摧毀農作,引發糧食短缺,疾病也在災區蔓延開來。聯合國於8月30日發出緊急呼籲,要求國際社會提供1.6億美元(約新臺幣49億元)援助款項,提供乾淨的水、醫療、住所等緊急救援物資。

跨國研究印證古老智慧 想要作物長得好 螞蟻比農藥更有效
Sep. 12 2022

跨國研究印證古老智慧 想要作物長得好 螞蟻比農藥更有效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想提高作物產量,螞蟻或許比殺蟲劑更有效?《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最新研究指出,螞蟻會吃害蟲,減少作物(葉片、果實或種子)的損害,進而提高產量。其成效與殺蟲劑相似,有時甚至更好,而且成本更低。 利用螞蟻防治害蟲並非新發現,1700年前中國已開始利用螞蟻來防治柑桔角肩椿象,各國也有相關研究。新發表的報告從300多個案例中去分析26種螞蟻與17種作物間的關係而得到上述結論。不過,科學家也提醒,並非每一種螞蟻都提高作物產量,有的螞蟻甚至會保護害蟲,在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生態關聯前,不宜擅自引入。​

侵略者來襲!深具破壞力的獅子魚正式進攻巴西海域
Sep. 12 2022

侵略者來襲!深具破壞力的獅子魚正式進攻巴西海域

入侵物種獅子魚在當地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已經嚴重破壞了佛羅里達和加勒比海地區的生態平衡,現在牠們的分佈範圍更蔓延到巴西。

降低人均物質消費量 環署召開零廢棄社會溝通 民間踴躍發聲
Sep. 09 2022

降低人均物質消費量 環署召開零廢棄社會溝通 民間踴躍發聲

整理:林郁宸(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地球人口不斷增加,全球資源使用量自1970年至今成長了三倍以上,並預期在2060年時,持續增長至目前使用量的1.5倍。而在臺灣,每年產出的廢塑膠約有101萬噸,卻僅有四成回收再利用。未來如何停止資源浪費?隨著我國宣示2050淨零排放,也喊出「資源循環零廢棄」。 物質消耗和碳排放息息相關。根據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MF)的報告,目前碳排放總量有超過四成來自於產品製造項目,透過碳捕捉和封存等技術可減少55%的碳排放,然而剩餘的45%必須仰賴循環經濟才能有效達到淨零排放目標。

曾籌組猛瑪象復活團隊 美基因公司這次要讓袋狼重回野外
Sep. 08 2022

曾籌組猛瑪象復活團隊 美基因公司這次要讓袋狼重回野外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林大利 審校 袋狼(Thylacine/ Tasmanian Tiger,學名:Thylacinus cynocephalus),又稱塔斯馬尼亞之狼,2000年前在澳洲大陸近乎滅絕。雖然澳洲南邊的塔斯馬尼亞島仍可找到袋狼的蹤跡,但牠被視為綿羊殺手。1930年,最後一隻野外的袋狼慘遭滅絕。 袋狼雖然是掠食者,但牠的滅絕卻讓當地生物多樣性降低和生態系統劣化。《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曾籌組猛瑪象復活團隊、以復育滅絕物種為目標的 「巨大生物科學公司」 (Colossal)再次將目標指向袋狼。該公司正在籌組專家團隊,希望讓袋...

MAR. 2023

失落文物爭奪戰

在昔日殖民地要求歸還文物的聲浪下,19世紀興起的大型博物館面臨新的挑戰。

失落文物爭奪戰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