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想提高作物產量,螞蟻或許比殺蟲劑更有效?《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最新研究指出,螞蟻會吃害蟲,減少作物(葉片、果實或種子)的損害,進而提高產量。其成效與殺蟲劑相似,有時甚至更好,而且成本更低。 利用螞蟻防治害蟲並非新發現,1700年前中國已開始利用螞蟻來防治柑桔角肩椿象,各國也有相關研究。新發表的報告從300多個案例中去分析26種螞蟻與17種作物間的關係而得到上述結論。不過,科學家也提醒,並非每一種螞蟻都提高作物產量,有的螞蟻甚至會保護害蟲,在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生態關聯前,不宜擅自引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林大利 審校 袋狼(Thylacine/ Tasmanian Tiger,學名:Thylacinus cynocephalus),又稱塔斯馬尼亞之狼,2000年前在澳洲大陸近乎滅絕。雖然澳洲南邊的塔斯馬尼亞島仍可找到袋狼的蹤跡,但牠被視為綿羊殺手。1930年,最後一隻野外的袋狼慘遭滅絕。 袋狼雖然是掠食者,但牠的滅絕卻讓當地生物多樣性降低和生態系統劣化。《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曾籌組猛瑪象復活團隊、以復育滅絕物種為目標的 「巨大生物科學公司」 (Colossal)再次將目標指向袋狼。該公司正在籌組專家團隊,希望讓袋...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