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日本400年傳統的獵熊活動既神聖又飽受爭議
Nov. 22 2017

日本400年傳統的獵熊活動既神聖又飽受爭議

攝影師哈維爾.科索(Javier Corso)花了兩週時間記錄「又鬼」(Matagi)獵人的生活,這些獵人的靈性傳統正受到威脅。 伊藤良一穿著又鬼獵人的傳統背心與鞋子。如今獵人只在特殊儀式才穿這種服裝,不過有些人仍在打獵時穿著皮衣禦寒。PHOTOGRAPH BY JAVIER CORSO 在日本本州北部的高地深處,又鬼獵人開始冬季狩獵。他們祈禱之後才進入神聖的山區,然後花費數小時傾聽、等待、觀察,並注意黑熊接近的細微徵兆。 這群男人分組行事,一組負責守望,一組擔任誘餌。他們慢慢接近獵物,然後射手開槍攻擊。獵人將熊屍拖往附近的平地時,殷紅的血滴盛開在純白的雪裡。獵人用又鬼傳統...

不只會吃草,羊咩咩認得出誰對牠好
Nov. 16 2017

不只會吃草,羊咩咩認得出誰對牠好

科學家藉由新實驗研究一種致命的人類疾病,還發現了綿羊可不會隨便盲從。 當綿羊跟著人類屁股後面走時,牠們可能沒有我們刻板印象裡那樣盲從。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讓綿羊觀看四位名人的黑白照片:前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影星艾瑪.華森、電視記者菲奧娜.布魯斯(Fiona Bruce)和影星傑克.葛倫霍。 領導這項研究的珍妮.莫頓(Jenny Morton)說,幫忙選照片的學生之中有一位還是傑克.葛倫霍的粉絲呢。莫頓表示,實驗所選用的照片並沒有刻意挑選,但因為他們需要展示不同角度的臉龐,所以選這些經常拍照的名人再合理不過了。 研究小組想看看綿羊是否有臉孔辨識的能力...

令人驚歎的海鸚吞魚照片
Nov. 15 2017

令人驚歎的海鸚吞魚照片

讓我們欣賞這位2017國家地理年度自然攝影師的參賽作品。 北極海鸚可以把大量的小魚裝在寬敞的鳥喙裡。/ PHOTOGRAPH BY SUNIL GOPALAN,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我主要拍攝鳥類。」正職為電腦工程師的國家地理〈你的觀點〉社群攝影師蘇尼爾.戈培藍(Sunil Gopalan)說:「我曾在阿拉斯加拍攝過其他兩種海鸚(角海鸚與簇絨海鸚),唯一還沒拍攝過的就是北極海鸚。」 戈培藍說,大西洋兩側都可以發現北極海鸚的蹤影,但他想要找到一個偏遠地區來拍攝牠們──愈少人愈好。他做了一些研究之後,決定去蘇格蘭北邊的昔得蘭近岸的小島:...

火山如何在埃及艷后的王國引發武裝起義
Nov. 14 2017

火山如何在埃及艷后的王國引發武裝起義

一項新研究顯示,遙遠的火山噴發擾亂氣候,導致尼羅河沿岸未降下生命必須的雨水。 2010年5月,冰島的艾雅法拉冰蓋火山(Eyjafjallajökull)噴發出深色火山灰。遠在北方的火山群可能對古埃及有巨大影響。 PHOTOGRAPH BY STEVE AND DONNA O’MEARA,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2300年前,當歐幾里德(Euclid)和阿基米德(Archimedes)還遊蕩於亞歷山卓港(Alexandria),克麗奧佩特拉(Cleopatra,又稱埃及艷后)的家族正掌控埃及王座時,叛亂和領土爭議經常發生。這些起...

火化、變乾屍、做堆肥──各式各樣的送行方式
Nov. 13 2017

火化、變乾屍、做堆肥──各式各樣的送行方式

一位殯葬業者走遍世界,只為尋找「善終」 日本人大多選擇火葬,墳場裡可能會擠滿墓碑。PHOTOGRAPH BYJASON EDWARDS,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人難免一死。死亡,是少數無論種族、文化和信仰,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體驗。不同文化對待死者的方式,就和人類本身一樣多采多姿。然而,在美國,真正的死亡──不是我們每天從電視上看到的那種死亡──則幾乎是完全被隱藏起來、看不到的。 作家兼殯葬業者凱特琳.道提(Caitlin Doughty)相信,大眾對死亡的態度正在改變。為了撰寫她的新書《自此永恆》(From Here to Eternit...

餵鳥器、雀鳥喙,還有達爾文的演化論
Nov. 09 2017

餵鳥器、雀鳥喙,還有達爾文的演化論

自達爾文時代以來,鳥類就是研究演化奧妙的好對象,這項研究也不例外。 在荷蘭上艾瑟爾省觀察到的一隻白頰山雀。英國也有這種黑黃相間的鳴禽。PHOTOGRAPH BY KARIN ROTHMAN, NIS/MINDEN PICTURES 想跟野生動物互動,裝個餵鳥器應該是其中一種最簡單的辦法了。但這種看來純真的消遣,是否會改變那些造訪人類後院的鳥兒外型呢? 路易斯.史柏金(Lewis Spurgin)表示,現在要回答還言之過早。他是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演化生物學家。 不過,他和同事已經找到了一些非常吸引人的線索:有一種名叫白頰...

膠囊住宅的真實世界
Nov. 07 2017

膠囊住宅的真實世界

於1972年落成的中銀膠囊塔曾為日本戰後經濟起飛的象徵,如今卻風光不再。 中銀膠囊塔由140個可拆卸重組的膠囊住宅構成。此為其2015年的樣貌。PHOTOGRAPH BY NORITAKA MINAMI 東京都繁華喧囂的銀座區聳立著一幢與眾不同、曾被譽為日本未來願景的指標性建築—中銀膠囊塔。 中銀膠囊塔為1960年代「代謝派」建築運動的先驅黑川紀章所設計。當時的「代謝派」認為建築必須處於動態的過程,以適應未來市容快速且持續的演變。 #td_uid_27...

NOV. 2024

AI世紀革命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

AI世紀革命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