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黃黴菌」是北美洲最新也最罕為人知的野生動物病原體之一。 2008年,科學家在伊利諾州卡萊爾市附近的森林中,發現了三條臉部腫脹毀損的北美侏儒響尾蛇(eastern massasauga rattlesnake)屍體。此時也是該瀕危蛇種長期監測計畫的第九年,在此之前人們從未發現過類似的事。 馬修.阿蘭德(Matthew Allender)表示,這些蛇類的臉一蹋糊塗,專家一開始還以為牠們是被汽車輾過。 伊利諾大學與芝加哥動物學學會的獸醫兼野生動物流行病學家阿蘭德說:「我們採了樣本、做了一大堆檢測,結果你瞧,這是自由活動蛇類感染真菌Ophidiomyces ophiodiicol...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根據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隨著氣候變遷惡化,北極冰蓋升溫融化,雨水將取代雪成為北極最常見的降水型態。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11月稍早,美國等國家在COP26氣候大會上敦促聯合國航運機構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通過2050年前的淨零排放目標。但該機構官員表示,11月26日結束的聯合國航運會談上,僅安排明年舉行進一步的航運會談,加速減排方面沒有任何具體進展。
在這張刊於1986年5月號雜誌的照片中,一大群牛羚在一年一度的遷徙中穿越塞倫蓋提的一條河流。為了在雨季尋找更綠的土地覓食,這些動物每年都會遷徙大約800公里。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毒塑膠」PVC食品容器將率先退場。環保署11月15日預告草案,將自2022年11月1日起禁止含有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簡稱PVC)的包裝容器或餐具製品,用於裝填食品、飲料、酒類或藥物。長期關注PVC危害的看守臺灣協會對此給予正面評價,但也呼籲環保署,PVC材質應用廣泛,應擴展至其他項目如建材、家具等,也應盡速將更多PVC商品公告為應回收項目。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最新研究顯示,兩年都有接觸殺蟲劑益達胺的切葉蜂,後代減少了44%,此外,即使只接觸過一次殺蟲劑,切葉蜂可能也需要好幾世代的時間,才能從殺蟲劑的負面影響中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