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的監測團隊在雪山發現了台灣黑熊的蹤跡。 台灣黑熊經過隱藏的照相機前方。圖片提供: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 東勢林管處轄管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為了解大雪山地區台灣黑熊族群的現況,委託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副教授的團隊對該區台灣黑熊族群進行監測。團隊在今年2月及3月間成功以紅外線自動照相機四度捕捉到兩隻台灣黑熊在野外活動的珍貴影像。 捕捉到台灣黑熊在野外活動的身影,讓工作人員欣喜萬分。圖片提供: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 工作人員判斷,其中一隻台灣黑熊體型略大,體重約100到120公斤;另一隻則較小,大約70公斤,兩隻黑熊都很健康活潑。會有不同體型的個體,表示...
撰文:甘迺迪‧沃恩 Kennedy Warne 攝影:湯瑪斯‧P‧帕斯查克 Thomas P. Peschak 想像兩塊大石頭共舞的樣子。那差不多就是綠蠵龜交配時的模樣:體型有如相撲選手的兩隻巨獸緊扣對方的背甲,在珊瑚礁生長的清澈水域中慵懶地划動鰭肢。環繞馬達加斯加西南外海歐羅帕島而生的珊瑚礁,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平均每年會有超過1萬隻母綠蠵龜為了交配而聚集在此,之後再上岸產卵。 綠蠵龜的繁殖策略被稱為「亂爬亂交」。與其把精力耗費在捍衛地盤或打鬥,公龜寧可將力氣花在尋找身上沒附著其他公龜的「單身」母龜,或企圖介入已經開始的交配。公龜的鰭肢和尾巴上都有大大的爪子...
IPCC(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的新報告顯示,農人將必須採取愈來愈激烈而昂貴的手法來應付旱災、霜害與不斷變動的生長季。 牛奶生產是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食品工業之一,為氣候暖化所苦:乳牛在涼快的環境下生產量比較大。攝影:RUS BOWDEN,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撰文:Chris Woodson, National Geographic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的最新報告,氣候變遷實際上已經影響了全球各地的農場、牧場和果園。儘管某些作物在較溫暖的環境下長得更好,但這份報告發現,負面影響(包括大片作物受損、歉收以及食物價格上漲)還是遠...
專家表示,十歲蘇琪的離開,是對蘇門答臘犀「致命性的一擊」。 照片裡是極度瀕危的蘇門答臘犀「蘇琪」,於2013年在辛辛那提動物園拍攝的。攝影:JOEL SARTORE 一隻世界上僅存無幾的蘇門答臘犀(Sumatran rhinoceros)在3月30日於辛辛那提動物園(Cincinnati Zoo)離世。動物園管理員表示,這對這支風雨飄搖的物種無疑是「致命性的一擊」。 就如大家所知,「蘇琪」是所有犀牛物種中最稀少的蘇門答臘犀。蘇門答臘犀在野外的數量已不到100隻,幾乎全生活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上(見地圖),很可能也是地球上最瀕危的大型哺乳動物。 伐木、棕櫚油農業,以及盜獵犀牛角...
國際法庭裁定,日本在南冰洋進行的小鬚鯨、長鬚鯨及大翅鯨捕捉計畫並非以科學研究為目的。 船員將一尾在流經日本的黑潮附近捕獲的小鬚鯨吊到船上。PHOTOGRAOH BY KYODO VIA AP 撰文:Jane J. Lee, National Geographic 日本表示將會遵從聯合國國際刑事法庭於週一做出的裁決,停止在南極洲捕鯨。 長久以來,日本一直宣稱其在南冰洋捕捉小鬚鯨、長鬚鯨與大翅鯨的計畫是以收集科學資料為目的。 然而總部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法庭認為這項計畫本質上與科學無關,而且可以視為商業捕鯨。 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於1986年開始禁...
撰文:蜜雪兒・奈赫斯 Michelle Nijhuis 環保人士說,乾淨的煤根本就是神話。這當然沒錯。只要看看西維吉尼亞州就知道了:為了開採底下的煤礦,阿帕拉契山的一座座山峰被剷成了凹谷,溪裡流著橘色的酸水。或者看看北京市中心:這年頭北京的空氣常常比機場的吸菸室還要汙濁。中國的空氣汙染大部分是燃燒煤炭造成的,據稱每年造成上百萬人過早死亡。除此之外,中國和世界各地每年還有數以千計的礦工死於礦坑意外。 這些問題早就不是新聞了。17世紀末,也就是威爾斯和諾森柏蘭郡出產的煤礦點燃英國工業革命第一把火的時候,英國作家約翰‧伊夫林就曾抱怨瀰漫在倫敦的煙霧「...
撰文、攝影:馬可.維爾納斯奇 MARCO VERNASCHI 阿根廷是一片應許之地,擁有非凡的美麗與潛力。我想創造一個計畫,突顯阿根廷的多元化,促進保育,並且為鄉村社區賦予力量,讓它們能充分發揮生產與社會潛力。為了支持這個工作,我成立了一個基金會(biophilia-foundation.org),名為Biophilia,意思是「熱愛生命」。 自從十年前從義大利搬到阿根廷,我就發現這裡的經濟日益集中在大規模種植基因改造的大豆。對於文化和生物多樣性而言,這都是場悲劇。我覺得自己需要為此做點什麼,應該努力創造不一樣的做法,通往更能夠永續的未來。 因此在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