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漂浮的海洋垃圾所傷的鯨魚和海豚似乎愈來愈多了。 2014年8月21日早晨,一隻年輕的母塞鯨被發現死在乞沙比克灣的支流依莉莎白河旁邊的朱利安溪裡。攝影:VIRGINIA AQUARIUM & MARINE SCIENCE CENTER 2014年8月,美國維吉尼亞水族館與海洋科學中心( Virginia Aquarium and Marine Science Center)的擱淺應變團隊接獲通知,說乞沙比克灣繁忙的支流依莉莎白河上出現了不尋常的景象。有人看到一隻13.5公尺長的年輕母塞鯨(sei whale)沿著河逆流而上,距離這個瀕危物種正常的活動範圍—...
自從55年前《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開始以圖片作為封面至今,665期的封面中有153期是以動物為主角。以下是各類動物登上封面次數的統計: EMILY M. ENG, NG STAFF; SHUTTERSTOCK; ISTOCK 《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創刊126年來,有四分之一的封面圖片主角是動物。在登上英文版封面的動物中,又以鳥類所占的比例最高,人猿及大猩猩居次。蛇與軟體動物遠遠落後,而2014年4月號則是唯一一次以刺蝟的圖片作為封面;該期封面故事的主題為野生寵物。 為什麼鳥類的封面最多呢?「這跟鳥的種類沒什麼關係,」《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生態...
回顧2014:十種為節省能源——以及拯救地球——而登場的新科技。 一架AIRBUS公司的E-FAN電動飛機在德國的柏林航空展開幕式上降落。攝影:THOMAS PETER, REUTERS/CORBIS 從新型電燈泡到減碳發電廠,2014年有不少驚人的新科技問世,可望節省能源、協助對抗全球暖化。 這些科技發展包括實用的居家產品,還有潛力驚人的能源生產方式以及交通工具。 就在聖誕節前幾天,Google發表了他們口中「第一輛真實打造」的無人駕駛汽車原型,跟迪士尼《汽車總動員》裡的警察車很像。Google表示,他們在20...
撰文:羅伯特.德雷珀 Robert Draper 攝影:羅賓.哈蒙德 Robin Hammond 大衛.阿迪歐提15歲時曾在居民以藍領階級為主的衛星鎮上一家網咖工作,從鎮上依稀能望見東方不到16公里處的拉哥斯島上那些閃閃發亮的高樓。 對阿迪歐提來說,住在衛星鎮是往上爬了一步。他出生在北邊的歐力勒,這座極度貧窮的村落中盡是淹水的街道和搖搖欲墜的建築物。科技為他提供了一條出路。衛星鎮上那家網咖是一位銀行家經營的副業,他看出這個男孩很有電腦天分――即使是店裡那些跑得很慢的老舊電腦,他也處理得很好。銀行家以略高於200美元的月薪請阿迪歐提來經營網咖。阿迪歐提把賺的錢拿來修習技術學院的課程...
海研一號正在外海進行「西北太平洋颱風與海洋聯合觀測」國際合作計畫。圖片提供: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台灣有史以來配備最先進、最大的海洋研究船「海研五號」,2014年10月10日不幸在澎湖外海沈沒,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在10月23日也做了專文報導,成為台灣科學發展少數被國際期刊報導的特例。科技部在2014年12月11日立法院報告中表示,未來海洋研究船隊擬由500噸、1000噸、2000噸、3000噸級的研究船組成,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簡稱TORI)將與科技部共同規畫與推動國家研究船隊,預計2015年底就會有一艘2000噸的研究船加入行列。 早...
欣賞德國太空人Alexander Gerst從國際太空站上拍攝的精采影片。 一部新影片宛若耶誕老人帶著攝影機飛越世界一般,展現了地球極少人見過的一面。 這部在耶誕節前發表的縮時影片中盡是壯觀的景色,有地球、日出、雲、閃電、極光、星星,以及國際太空站。歐洲太空總署的太空人Alexander Gerst把自己派駐國際太空站(ISS)六個月期間,在距離地表400公里的空中所拍攝的1萬2500張影像結合在一起,製成了縮時影片。歐洲太空總署表示,這部超高畫質的影片「展現了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所給能予我們最美好的事物」。 Gerst在國際太空站上執行「藍點」(Blue Dot)任務...
致命龍捲風來襲之前,金翅蟲森鶯就知道要落跑,讓科學家大感佩服。 一隻金翅蟲森鶯(學名Vermivora chrysoptera)在美國密西根州的一棵樹上唱歌。攝影:Steve Gettle, Wilderness Images/Corbis 今年稍早,一群在美國田納西州研究金翅蟲森鶯(golden-winged warblers)的科學家注意到一件古怪的事:這種鳥突然就離開了牠們的繁殖地。 資料分析顯示,有一個又大又猛的雷暴系統正穿越美國大平原區,而它抵達之前幾天,這種鳥就逃到佛羅里達去了。 一份新研究暗示,這些金翅蟲森鶯察覺到劇烈天氣即將來襲,因此趕緊走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