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室溫冰晶:意外的鐵電材料 水在攝氏零度以下會結冰。然而,當水被擠壓到極限時,會形成二維的奈米薄冰,不僅室溫下穩定存在,還有從未見過的鐵電特性(Ferroelectricity),而石墨烯則是實現這種擠壓條件的關鍵。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謝雅萍副研究員,她與我們分享了實驗室如何意外發現這層特殊的二維薄冰,以及團隊如何利用二維薄冰的鐵電特性製作有記憶電阻功能的奈米元件,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3日花蓮強震至今,全臺已有800多件建物毀損,但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統計,至今僅有15戶符合全損,能夠獲得「地震基本險」理賠。學者提醒民眾,購屋貸款時強制要求投保的地震基本險,理賠僅針對住宅全損;近年新屋結構較穩定,輕損反而是「後921」時期的另一關注課題。若有餘裕,民眾可加保「輕損地震險」或「擴大地震險」,讓保障更完善。 921後政策性地震險 理賠上限150萬「不夠賠」 根據消防署災害防救資訊系統(EMIC)統計,截至今(8)日中午12時,403花蓮大地震已造成全臺868件建物毀損。 時間拉回1999年的921大地震,當時全臺約有5萬...
利用奈米材料創造被動減碳路徑 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2023 年 9 月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月份,臺灣夏天飆破 38 ℃ 的頻率逐漸增加。為了避免地表升溫超過工業化前水準的 +1.5 ℃,世界各國訂出 2050 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設法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減碳解方除了低碳電力之外,直接減少二氧化碳也是一條路徑。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陳貴賢特聘研究員,他的研究專長是奈米能源材料,我們將介紹一種複合光催化材料:硫化鋅(ZnS)/硫化銦鋅(ZnIn2S4,簡稱 ZIS),在太陽光照射下,此材料表面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會將二氧化碳還原成有...
2024年3月25日捷克的一名博士生在太陽和太陽圈探測器(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SOHO)的影像中發現了一顆彗星,這是使用SOHO數據所發現的第 5000顆彗星。SOHO是ESA和NASA的聯合任務,於1995年12月發射,目的在研究太陽及其外層大氣(日冕)的動力學,其大角度光譜日冕儀(LASCO)使用一個人造圓盤來阻擋太陽眩目的光線,使科學家得以研究日冕和太陽周圍的環境。也因此使SOHO能夠做許多其他太空船無法做到的事情,例如可以觀察靠近太陽飛行的彗星,這些彗星被稱為掠日彗星(Sungrazing Comet)。許多彗星只有在靠近太陽時才會變亮...
我們對於地球在太空中的位址是相當熟悉的,它繞著太陽轉,太陽又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緊接著是本星系群,銀河系是兩個主星系的其中之一,另一個是仙女座星系,接著再大一級是室女座超星系團,最後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這個超大結構的直徑有2.5億光年,包含了至少10萬個星系。 但也有更大的超星系團,例如:近期新發現的埃納斯托超星系團(Einasto supercluster),它的直徑是令人難以置信的3.6億光年,總質量達到了2萬6000兆個太陽,像拉尼亞凱亞或是埃納斯托超星系團,都是宇宙最大的結構之一。此一新發現的超星系團以揚.埃納斯托(Jaan Einasto)教授的名字命名,他是超星系...
在火星表面被稱為夜之迷宮(Noctis Labyrinth of the Night)的區域下方,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古代火山存在的證據,而且很可能還發現了一層被埋在地下的冰川。這項發現使火星赤道地區成為尋找古代生命跡象有吸引力的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