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入
AD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超市生鮮托盤、3C配件的包裝泡殼、禮盒內的襯墊⋯⋯通稱「平板塑膠包材」的薄片塑膠,都屬於塑膠類資源回收,但回收率極低。關注廢棄物議題的看守臺灣協會4月14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臺灣每年約產生8萬噸塑膠平板包材,回收率卻只有16.9%,等於是上了回收車卻送進焚化爐。看守臺灣協會呼籲政府獎勵細分類,輔導成立「低行情回收物收購中心」,讓平板包材有再利用的一天。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為追求海洋永續,行政院會4月6日通過世界貿易組織(WTO)去年修正的「漁業補貼協定」,禁止補貼非法及過度捕撈的漁業行為。長期關注漁業議題的環境正義基金會分析,臺灣遠洋漁業仍存在IUU非法行為,但茫茫大海難以調查,就算成功定罪,漁業署只會「收回該趟次補貼」,呼籲漁業署配合調整國內制度,加強海上監控或港口檢查執法。
風頭水尾vs.風調雨順,何處受災風險較大 每到颱風天或寒流來襲,農作物損害的新聞常攻佔各大版面。在極端氣候影響下,農民需承擔的受災風險加劇!我們常羨慕氣候條件相對穩定的地區,但該處的受災風險真的比較小嗎?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經濟研究所莊雅婷助研究員,以世界糧食出口大國印度作為研究田野,剖析降雨量的變化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農民的生計影響。跟著莊雅婷走一趟印度農村,以經濟學視角探索意想不到的農村經濟樣貌!
追尋這個疑問十幾年的國家地理探險家澤布・霍根,在紀錄過一條300公斤的魟魚後承認道:「我原本以為答案很簡單,但我錯了。」
整理:林郁宸(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淡水河和臺中烏溪是臺灣第三與第四大的水系。然而據中央研究院、臺大、成大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調查證實,這兩條都會中的河川已受到微塑膠汙染,推測可能是從雨水下水道流入。此外學者也揭露,微塑膠含量與人口密度和土地使用有顯著相關,人口密度愈高處測得的微塑膠含量愈高。
根據預測,不管我們能減少多少碳排放,到了2050年,海平面都將上升約30公分。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又能做些什麼來適應?
迎接我們的是什麼樣的未來? 想像 30 年後,生活將發生什麼改變?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於 2022 年 3 月 30 日公布「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針對能源、產業、生活與社會轉型提出多項政策,倡導人們逐步展開淨零新生活。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諮詢委員──中研院經濟研究所蕭代基兼任研究員、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周桂田教授,從與生活最貼近的經濟及社會政策出發,深入剖析臺灣如何在淨零路徑上穩健前行。迎接我們的是什麼樣的未來?一起來關心!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