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能源 來自太空的太陽能 科學家正在精進能夠以無線電訊號形式,將太陽能傳輸至地球的工具。 太空太陽能在幾十年前還只是狂想,但很可能就快要成真了,還伴隨著再生能源的一大突破:無時無刻都能取用太陽能,不像地球上的太陽能板會受到黑夜限制,而且,在地球上所有角落都能使用,不需要基礎設施。 而這是怎麼運作的呢?太空中的巨大結構,將會支撐用以蒐集陽光的光電板,並將其轉換成無線電訊號,傳輸至地球。這類太空任務是「我們面臨過最為精密複雜的工程問題之一。」英國太空總署負責帶領酬載系統計畫的瑪瑪莎.瑪黑什瓦拉帕說。該署正資助相關計畫研究及發展,這個任務同時也將所費不貲,預算預計達到數百億...
創新者 凱瑟琳.德.梅迪奇.賈菲 撰文:喬丹.薩拉馬 攝影:班傑明.拉斯穆森 她製作兼顧科學和社會正義的播客節目。 凱瑟琳.德.梅迪奇.賈菲身邊總有會說故事的人。第一位是她的父親,他喜愛文學,是農場主人也是廣播節目主持人。即使罹患絕症,他也堅持帶全家環遊世界。賈菲傳承父親的冒險精神,在印度和日本住了一段時間,體認到精采的故事能促進宗教、政治和社會改革。 後來她把說故事變成事業,一開始是想製作紀錄片,但感覺有些不對,她說:「我一拿起攝影機,大家的微笑就消失了。」賈菲想,說不定她的訪談對象對著麥克風講話會比面對攝影機自在一些。 她的解決...
一項發現如何(不)被證明 一名科學家觀察到了驚人的天文事件──但發現後多年再也沒有出現。這是突破還是僥倖? 撰文:喬.帕爾卡 如果一位科學家看到了一隻獨角獸,她可能會想要看到不只一隻,然後才跟全世界公布她的發現。 但有時候,一隻獨角獸就夠了。 2007年,天文學家鄧肯·羅立莫聲稱發現了壯觀的新型天文事件。那是短暫衝出的一股能量,威力之大,可以從幾十億光年外的星系抵達地球。他稱這項發現為快速電波爆發(FRB),因為它只持續不到一秒,而且只能用電波望遠鏡偵測。 這是了不起的發現。如果是真的,FRB可以用來測量星系際空間的物質...
動物行為 烏龜曬月亮 雖然許多動物都會曬太陽放鬆,但烏龜似乎曬得更久。 在澳洲湯斯維爾的一次夜間獨木舟之旅,兩位生物學家偶然有了科學發現。當艾瑞克.諾德堡格和唐納德.麥克奈特沿著羅斯河划槳,他們注意到淡水龜像在白天一樣,在月光下曬背。 許多動物都和淡水龜一樣,會透過曬太陽來調節體溫和代謝。常常可以看到許多淡水龜在樹幹或岩石上休息,享受陽光。但在諾德堡格和麥克奈特的獨木舟之旅前,沒有人研究過烏龜曬月亮。 他們在湯斯維爾發現的是柯氏側頸龜,但這並不是牠們獨有的行為。這些生物學家進一步研究,並發表在最近的《全球生態與保護》期刊,記錄了至少13種會在月光下曬背的烏龜,橫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