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上下四方

共 618 筆相關資料

父權非注定
歷史與文化|
Apr. 01 2023

父權非注定

父權非注定 男性主導的社會也許是現今常態──但這並非由生理所決定,而歷史也向我們展現了其他可能。 撰文:安琪拉.賽尼   如果我們認命接受自己的命運源自先天性別,我們就會放棄理解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哲學家奎邁.安東尼.阿皮亞曾問,為什麼有些人認為,需要相信有更平等的過去,才能描繪更平等的未來? 我們許多人看到性別壓迫對社會的束縛,因而心中思忖,是否曾經在哪個時候,男性並不像現在擁這麼大的權力?當我們在古老歷史中尋找擁有權力的女性,當我們試著從遙遠的過去找出平等的先例,或許我們也透露出對另一種可能的渴望,只是我們擔心在這個世界裡根本沒有那樣的選擇...

描繪死者樣貌
歷史與文化|
Apr. 01 2023

描繪死者樣貌

考古學 描繪死者樣貌 埃及人將肖像與木乃伊一起埋葬,其中有些肖像可能誇大其實。 一般認為,在古埃及的3000年歷史中,有數千萬個人和動物被製成木乃伊。木乃伊肖像則罕見得多,這些畫作詳細描繪死者生前的樣貌,並在他們死後與木乃伊一起埋葬。自2019年起,古埃及城市非拉鐵非的墓葬遺址出土了幾幅木乃伊肖像,是當地超過一世紀以來發現的第一批木乃伊肖像。 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大學的埃及藝術與考古學研究所所長羅蕾萊.科克蘭說,埃及人會耗費鉅資(往往是一年的薪水)安排喪葬儀式和物品,包括肖像。這些肖像使用天然顏料混合蜂蠟或動物膠繪製,因其栩栩如生而備受珍視,不過有些畫作主角可能經過修飾,...

伊內札.烏姆霍札.葛蕾斯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3

伊內札.烏姆霍札.葛蕾斯

創新者 伊內札.烏姆霍札.葛蕾斯 撰文:妮娜.斯托克利克 攝影:馬克.希森   她激勵年輕人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 數年前,伊內札.烏姆霍札.葛蕾斯看到盧安達的家庭撤離被洪水淹沒的家園的新聞影片時,腦中浮現出一段記憶:她的母親半夜叫醒她並將她拉出屋子,當時傾盆大雨沖垮了天花板,水從地板漫上來。「我記得那種無力感。」她說:「我不敢相信還有其他孩子活在同樣的恐懼中。」 烏姆霍札兒時經歷的天然災害,在盧安達愈加頻繁也愈加嚴重,因此,她暫時擱置成為飛行員的夢想,如今這位27歲的國家地理探險家領導兩個氣候變遷教育與倡議組織,在盧安達國內及國際上運作。20...

壽命悠長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3

壽命悠長

壽命悠長 製圖: 費爾南多. G .巴蒂斯塔、勞森. 帕克   有些動物的壽命比我們先前以為的還長,有些動物則很快死去,還有一些動物似乎根本不會衰老。舉例來說,弓頭鯨儘管面臨掠食者、饑荒和疾病的威脅,仍能存活超過200年。科學家正在努力研究這些青春永駐的動物為何如此長壽,以及這種現象是否能提供如何讓人類長壽的線索。 (點擊放大)

當回憶遇上改變
歷史與文化|
Apr. 01 2023

當回憶遇上改變

當回憶遇上改變 兩名攝影師在報導全球人口突破80億的專題時,在他們熟悉的土地上取材,亦有所體悟。 撰文:金峰、雅格潔.梅吉   中國:他看到清零政策訴諸「大我」,就像過去的一胎化政策一樣。 從我居住的歐洲搭機到中國,我通常會覺得很興奮。可是去年我去出任務時,經過了一大群穿戴個人防護設備的機場工作人員,卻讓我感到有點害怕。 2022 年,當我出發要為本期的「全球人口突破80 億」專題進行五週的拍攝時,中國嚴格的「清零」規定讓政府封鎖各大城市,並隔離所有感染者。因此我原本飛往北京的班機改飛到1200 公里外、以攝影任務而言較不理想的西安。 我...

面具背後
歷史與文化|
Apr. 01 2023

面具背後

面具背後 戴著巴里島舞劇角色巴第.馬尼斯的臉,背後的意義不僅僅是戴上面具而已。 「當你戴著面具跳舞並演出它的角色時,你會經歷一場轉化。」伊.馬迭.邦典是巴里島藝術學者與教師,也是擁有70年資歷的舞蹈家,他說:「你必須和面具『結合』並進行儀式奉獻,才能讓自己與面具合為一體。許多舞者睡覺時會把面具擺在身邊,好讓他們能了解它真正的性格。」 手工雕刻的面具是Topeng Pajegan (單人面具舞劇)和Topeng Panca(五人面具舞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舞劇經常在這個印尼小島各地的寺廟節慶和家族儀式中上演。自17世紀以來,這些面具、精美的戲服、令人放鬆的音樂,以及分明的動...

土星環從何而來
科學與新知|
Mar. 01 2023

土星環從何而來

土星環從何而來? 有著閃亮光環的土星可說是我們太陽系內最獨特的行星。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爭論土星環的年齡、起源和角度。 撰文:娜迪亞.德瑞克   沒有環的土星看起來有夠無聊。超級平淡的。要是像部落客傑森.科奇這樣,把美國航太總署土星照片中的環給拿掉(如左圖)──土星就成了我們太陽系中最乏善可陳的一顆行星。當然,土星兩極還有個六角形渦旋和一些低溫氣旋,但它平凡無奇的表面,少了木星條紋的斑斕活力、海王星的搶眼藍調,以及金星令人窒息的陰鬱。 就算是鏽紅色的火星,看起來也有趣多了。 還好,在過去45億年的某個時刻,宇宙替這位地球的鄰居升級了:它在土星...

大衛.莫伊尼納.桑格
科學與新知|
Mar. 01 2023

大衛.莫伊尼納.桑格

創新者 大衛.莫伊尼納.桑格 撰文:希克斯.沃根 攝影:傑.雷納德   來自獅子山共和國的他利用高科技解決一個痛苦的問題。 大衛.莫伊尼納.桑格在獅子山共和國長大時碰上國家內戰(1991-2002年),經常看見被叛軍砍斷手臂或腿的平民。但他們很多人並沒有穿戴援助計畫提供的義肢。後來,桑格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博士班,開始著手研究其中的緣由。 這位國家地理探險家發現,義肢通常不太合身而引起水泡、壓瘡和疼痛。因此,他開始與美國退伍軍人、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傷者和其他截肢者一起合作開發一個系統,以磁振造影和患者殘肢的其他數據來建立模型,利用3D列印...

重新找回喜悅
歷史與文化|
Mar. 01 2023

重新找回喜悅

重新找回喜悅 從她所拍攝的苦痛到父親的意外去世,悲傷籠罩她的生活。但隨著時間過去,生命的光芒和色彩又回來了。 撰文:莎拉.希爾頓   悲傷貫穿了我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十年,我拍攝悲慘主題的報導:性暴力、移民、宗教衝突、戰爭。 2019 年我在筆記本封面上寫下《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話:「靈魂既無生也無滅。」用這句話提醒自己多享受生活,不要把人生看得太嚴肅。 偶爾我會接到難得可以鬆口氣的任務,例如為機上雜誌拍攝關於茶的報導。當時我在印度大吉嶺地區,這裡位於喜馬拉雅山腳下,以生產「茶中香檳」聞名。我接下這份工作,希望能拍出有趣、像是電影畫面般的影像,但最後...

章魚丟貝殼
環境與保育|
Mar. 01 2023

章魚丟貝殼

動物行為 章魚丟貝殼 首次記錄到章魚為保護自己而做出「投擲」行為。 俗稱暗黑章魚或雪梨章魚的Octopus tetricus為保衛領域出新招。根據最近發表在《科學公共圖書館.總刊》的一項新研究,如果另一隻生物靠得太近,暗黑章魚的反應可能是朝牠丟東西。 這種頭足類生物原生於紐西蘭和澳洲東部外海,相機拍攝到牠們投擲貝殼、淤泥和藻類,有時會擊中離牠們巢穴太近的動物。被丟的對象包括各種魚類、其他同類,甚至還有水下相機。這是首次記錄到章魚的投擲行為。 儘管科學家不確定牠們的動機,但該論文的第一作者、雪梨大學教授彼得.高弗瑞-史密斯說,這可能和「章魚的個人空間」有關。為了做出...

NOV. 2024

AI世紀革命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

AI世紀革命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