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入
AD
標籤
共 103 筆相關資料
伍茲霍爾海洋學研究中心(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WHOI)發表於《環境科學與科技學報》(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s)的最新研究顯示,聚苯乙烯(即俗稱的保麗龍)暴露在陽光下可能在幾十年或幾世紀內降解,而非過去所以為的需要數千年。
英國衛報報導,多年前荷蘭少年博楊.斯雷特(Boyan Slat)所發想設計的「海洋吸塵器」近日終於成功開始蒐集垃圾了。這個600公尺長的巨大漂浮裝置,主要目的是清理面積等同三個法國的太平洋大垃圾帶。 斯雷特在推特上發表一張海洋吸塵器蒐集垃圾的照片並表示:「我們的海洋清理系統總算開始蒐集塑膠垃圾了,有1噸重的幽靈漁網和塑膠微粒!還有,是誰的輪胎掉在這裡?」
經濟學家表示,大鯨魚提供的好處──包括碳捕集(carbon capture)──可說成了保護牠們的強力理由。
輪胎由天然橡膠和塑膠製成,但我們常常遺忘它們對海洋造成的汙染。
全球最具權威的氣候科學社群25日發布《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科學家警告,最糟的情境下,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公尺,而全球各地較小型的冰川,會有八成消失融入海中,強颱等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機率增加。學者提醒,面對氣候危機對人居環境的衝擊,無法再仰賴傳統的工程做法,人們如何「調適」、提高「韌性」,都需要仰賴教育調整新思維。
微塑膠影響自然界的證據越來越多了。一份發表在《環境科學與科技》(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期刊的新研究顯示,蚯蚓難以在含有微塑膠的土壤中正常生長和活動。
多達100萬名志工的淨灘成果跨越了120個國家,淨灘活動中還找到一棵人造耶誕樹和一臺打字機。
研究發現,塑膠汙染自1945年以來呈指數成長,已開始沉積在化石紀錄中。 科學家們認為塑膠層可以用來標記「人類世」的開始,即人類活動在地球上居優勢地位的新地質時代。他們說,在青銅和鐵器時代之後,現代可能被稱為塑膠時代。 英國衛報報導,這項研究首次詳細分析了沉積物中塑膠汙染的增加。科學家們檢視了加州沿海地區自1834年至今每年的沉積物,發現這些沉積層中的塑膠恰好反映了過去70年來塑膠生產大幅增長的狀況。
巴西總統推動的一波森林砍伐熱潮可能會「翻轉」亞馬遜地區,影響到天氣與供水,範圍包括巴西和更遠的地方。
「種樹救地球」聽起來很有吸引力,似乎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氣候行動。不久之前,有科學團隊找出全世界可以種下多達1兆棵樹的合適地點,如此大規模的種樹可以吸收大約全球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本月稍早,衣索比亞政府則宣布了該國達成一項新的世界紀錄:數千名志願者在一天內種了3.53億棵樹。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