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政亂導致了軍人接管政府的局面。動亂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撰文:賽斯‧麥登斯 Seth Mydans 攝影: 詹姆士‧納賀威 James Nachtwey 金錢的誘惑可以鬆動傳統的約束力,而正是這股力量在大約30年前開始動搖泰國舊有的社會秩序。在始於1980年代的經濟繁榮期間,大量財富湧入泰國,速度快到讓人均所得在一個世代裡翻了三倍。首都曼谷蛻變為一座高樓林立的大都會,購物中心取代了佛寺僧院。鄉村人口湧入這座大都會尋求工作機會,拆解了傳統家庭結構,卻也發現了觀看世界的新視野。 在泰國6700萬人口裡,現在有大約10%住在曼谷。如果將數百萬來自農村的外地勞工也算...
撰文:James Owen 編譯:魏靖儀 Centrolene charapita 呈半透明狀,是在祕魯發現的四個新蛙種之一。攝影:Evan Tworney 研究員在祕魯北部發現了四種新的透明青蛙,其中三種的骨骼是綠色的。 這些新發現的兩棲動物屬於「玻璃蛙科」(Centrolenidae),而恰如其名,牠們體內跳動的心臟和其他器官都清晰可見。 「這四個驚人的物種」是在祕魯安地斯山被發現的,於 8 月 12 日在《Zootaxa》期刊受到科學描述。 這些嬌小的青蛙住在溪流邊,其中一種叫 Centrolene charapita。奇妙的是,科學家捕獲的兩隻 Cen...
--> 攝影:Matthieu Paley, National Geographic 格陵蘭的因紐特人世世代代幾乎都只靠吃肉維生,因為那裡的環境太嚴峻,大多數植物都無法生長。現在的市場能提供比較多樣化的食品,不過居民對於肉類的愛好仍然不減。 圖中這座格陵蘭東部偏遠村落——伊索赫托克的64名居民仍然會打獵和捕魚,不過他們的飲食結合了傳統的因紐特飲食和從超市採購的食品(前景中那棟紅色大型建築物就是超市)。他們最喜歡的菜餚之一:沾番茄醬和美奶滋的海豹肉。 敬請期待2014年9月號專題報導〈飲食的演化〉。
撰文: Jason Bittel 編譯:洪莉琄 大西洋伊氏石斑魚(Epinephelus itajara)並不是珊瑚礁帶最凶惡或最迅猛的魚類,牠也沒有帶毒的觸鬚或可怕的毒牙。但正如其名(伊氏石斑魚英文俗名goliath grouper的goliath即為「龐然大物」之意),伊氏石斑魚至少有一點很值得注意:牠很大、要命地大。 所以俗說說得好:大魚吃小魚。 (建議以全螢幕觀看) 最近,那隻不幸的「小魚」就是一隻不小心上鉤、身長1.2公尺的鯊魚。上方是由一位名為「SuperCub」的用戶於上週發表的影片,點閱人數已突破100萬人。影片裡會發現被魚鉤鉤住的鯊魚正試圖掙脫魚鉤,但...
撰文:Jennifer S. Holland 編譯:向淑容 在納米比亞,一隻母獅追逐著一頭大扭角條紋羚。本文所描述的情境與這個畫面很類似。Photograph by Martin Harvey, Gallo Images/Corbis 哎呀! 兩隻分別屬於兩項研究計畫的野生動物在8月中旬偶然相遇了,而這兩項在非洲進行的研究都是由國家地理學會贊助的。最後只有一隻動物全身而退。 這次致命的邂逅發生在莫三比克哥隆戈薩國家公園的熱帶草原上。凶手是一隻屬於「滿月」(葡萄牙文Lua Cheia)獅群的母獅,這個獅群有兩隻母獅和四隻九個月大的小獅子,由Paola Bouley和她的同事...
蜂鳥會受甜甜的花蜜吸引,但牠們品嚐花蜜的方式卻令人意外。 這群有羽毛的朋友並不具備甜味的味覺受器,意思是蜂鳥應該根本嚐不到甜味才對。但一份最近發表於《科學》雜誌的新研究發現,蜂鳥已經改造了牠們的「鮮味」味覺受器,因此可以嚐到花蜜的甜味。 一隻紅喉北蜂鳥採食含羞草花蜜。攝影: George Grall,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蜂鳥的味覺之謎 蜂鳥的味覺之謎始於十年前,當時研究員首度發表了雞的完整基因序列。雞是第一種基因序列被完整排出來的禽類,而這份資料揭露了牠們的許多祕密。研究員驚訝地發現,雞並不具備甜味味覺受器。雞雖然不會覺得糖難吃,但牠...
--> 攝影:麥可・梅爾福德(Michael Melford), National Geographic 在新墨西哥州的陶斯(Taos)郊外,桑格雷克里斯托山脈(Sangre de Cristo Mountains)的顫楊樹林裹上了一層白雪。保護喀孫國家森林(Carson National Forest)內 1.8 萬公頃區域的荒野區提案,正和其他約 30 個荒野區提案一起等待國會通過。 自從詹森總統於 1964 年簽署了《荒野保護法案》以來,荒野保護區已經增加到超過 750 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