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Jason Bittel 編譯:洪莉琄 大西洋伊氏石斑魚(Epinephelus itajara)並不是珊瑚礁帶最凶惡或最迅猛的魚類,牠也沒有帶毒的觸鬚或可怕的毒牙。但正如其名(伊氏石斑魚英文俗名goliath grouper的goliath即為「龐然大物」之意),伊氏石斑魚至少有一點很值得注意:牠很大、要命地大。 所以俗說說得好:大魚吃小魚。 (建議以全螢幕觀看) 最近,那隻不幸的「小魚」就是一隻不小心上鉤、身長1.2公尺的鯊魚。上方是由一位名為「SuperCub」的用戶於上週發表的影片,點閱人數已突破100萬人。影片裡會發現被魚鉤鉤住的鯊魚正試圖掙脫魚鉤,但...
撰文:Jennifer S. Holland 編譯:向淑容 在納米比亞,一隻母獅追逐著一頭大扭角條紋羚。本文所描述的情境與這個畫面很類似。Photograph by Martin Harvey, Gallo Images/Corbis 哎呀! 兩隻分別屬於兩項研究計畫的野生動物在8月中旬偶然相遇了,而這兩項在非洲進行的研究都是由國家地理學會贊助的。最後只有一隻動物全身而退。 這次致命的邂逅發生在莫三比克哥隆戈薩國家公園的熱帶草原上。凶手是一隻屬於「滿月」(葡萄牙文Lua Cheia)獅群的母獅,這個獅群有兩隻母獅和四隻九個月大的小獅子,由Paola Bouley和她的同事...
蜂鳥會受甜甜的花蜜吸引,但牠們品嚐花蜜的方式卻令人意外。 這群有羽毛的朋友並不具備甜味的味覺受器,意思是蜂鳥應該根本嚐不到甜味才對。但一份最近發表於《科學》雜誌的新研究發現,蜂鳥已經改造了牠們的「鮮味」味覺受器,因此可以嚐到花蜜的甜味。 一隻紅喉北蜂鳥採食含羞草花蜜。攝影: George Grall,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蜂鳥的味覺之謎 蜂鳥的味覺之謎始於十年前,當時研究員首度發表了雞的完整基因序列。雞是第一種基因序列被完整排出來的禽類,而這份資料揭露了牠們的許多祕密。研究員驚訝地發現,雞並不具備甜味味覺受器。雞雖然不會覺得糖難吃,但牠...
漁市場的黑鮪這幾年有越來越小的趨勢。(攝影:洪志仁) 撰文: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 大魚的哀歌 2014年8月號國家地理雜誌中《大魚小傳》一文所介紹的「伊氏石斑魚」,雖然只產在大西洋,而不在太平洋和台灣,牠的體型大小也略遜於台灣原生種的「龍膽石斑(鞍帶石斑)」。但牠們已是所有硬骨魚類家族中體型最大,體重最重的魚類了。然而不幸的是只要體型大、壽命長、成熟年齡晚、繁殖率低、族群恢復力慢、肉質味美、經濟價值高的魚種,都最容易遭到人類的過度捕撈,最先成為瀕危的物種。譬如,全球最大的海洋素食動物「史德拉海牛」,在27年內即被捕殺殆盡。此外,被列入CITES(瀕臨...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