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黃鈺婷 編譯;許祖菱 審校 《Carbon Brief》報導,一份刊登於《自然》(Nature)期刊的新研究顯示,全球暖化之下,哺乳動物被迫遷往較涼爽的地方,進而導致病毒傳播風險擴大,「無疑」將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 這份研究使用模型繪製出2070年之前,氣候變遷將如何改變3100種哺乳動物及其所攜帶病毒的地理分布範圍。結果發現,氣候變遷增加了不同哺乳動物接觸的機會,並因此提升新興疾病傳播風險。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樣性熱點」以及亞洲和非洲的人口稠密地區最有可能受到影響。 作者表示,根據研究結果,到2070年,氣候變遷很可能成為跨物種病毒傳播的主要人為因...
整理:陳昭宏(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聚氯乙烯(PVC)對人體及環境有害,明年(2023)7月將禁止食品、飲料、調味品、食用油、酒類、保健食品等產品,使用PVC材質包裝。PVC材質的平板包材、回收容器及免洗餐具,未來也將不得製造、輸入及販賣。 PVC有害物質 影響人體及環境 讓「PVC食品包裝」退場已是國際趨勢,韓國、紐西蘭近年陸續宣布淘汰。環保署為引導業者開始使用其他替代材質,依廢清法第21條授權,訂定「限制含聚氯乙烯之平板包材、公告應回收容器及非平板類免洗餐具不得製造、輸入及販賣」。 為了提高耐熱、耐光性,PVC製品會添加安定劑,其中含有鉛、鎘、鋅等重金屬;此外,PVC...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林大利 審校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新研究指出,氣候危機可能使體型較小的蜜蜂數量增加,但使熊蜂的數量減少,對植物傳粉和整個生態系統有潛在連鎖效應。 熊蜂受暖化威脅最大 美國科學家花了超過八年的時間在洛磯山脈一處執行研究,捕捉了2萬多隻蜂,以了解不同蜂類對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的反應。 研究結果於20日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期刊。作者表示,雖然環境條件每年都在變化,但他們採集樣本的亞高山地區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春天...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