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失落的世界 撰文、攝影:彼特.穆勒 PETE MULLER 當我們所愛的地方改變了,我們心中的感傷是「類似鄉愁的情緒」。 隨著煤礦場像裂痕一樣在澳洲獵人谷蔓延開來,格倫.阿爾布雷西特辦公室的電話也開始響個不停。當時是2000年代初期,身為環境研究教授的阿爾布雷西特開始關注採礦對當地社區的情感衝擊。數個世代以來,這一帶向來以紫苜蓿田、養馬場與葡萄園等田園景色聞名。採煤礦長期以來都是當地經濟的一部分,不過隨著全球需求增長與新開採技術問世,整片山谷激起一波新的採礦潮。 阿爾布雷西特關注當地的消息傳開了,憂心忡忡的居民急著想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描述了驚天動地的爆炸、機器...
人只要活著,就在製造垃圾。要讓人類完全不製造垃圾,當然不可能。然而透過科技方法讓垃圾進入經濟體系而被再利用,不僅是可能的,也已有了成效,只是規模和效率還不足以有效減輕垃圾對地球的負擔。 在這期雜誌中,我們報導了令人欣喜的突破。《國家地理》雜誌資深編輯羅伯特.昆濟格介紹一個新運動:循環經濟。他說,循環經濟運動是各種策略的集結,包含減量、回收等已熟知的手段以及新的方法。目的不在降低成長,而是改變做事的方式,以更具可持續性的方式來維繫成長。不過作者的一個觀點值得進一步討論。昆濟格說:「我們製造許多垃圾並不代表我們是邪惡的,而是代表我們有點笨。」這句話點出環境意識推廣的重要議題。近幾十年來的環境...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