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在世界之巔觀測天氣 撰文:弗瑞迪.威爾金森 FREDDIE WILKINSON 攝影:馬克.費雪、德克.科林斯、艾瑞克.達夫特 MARK FISHER, DIRK COLLINS, AND ERIC DAFT 他們出發去設置世界上最高的氣象站,讓科學家能獲得關於形成風暴的狂風與氣候變遷前所未有的數據。在聖母峰上令人精疲力竭的旅程中,他們在不同海拔設立了五個氣象站──並體會到在世界最高峰上,沒有什麼事是容易的。 青藏高原上初露曙光,三名登山家在聖母峰東南山脊上商量事情。下方超過1.5公里處,太陽光照亮一團雲朵,降下的雪花為山坡妝點了飛絮。 這群男子穿著厚羽絨...
創新者 高騰.夏 他利用遊戲的力量推動野生動物保育。 撰文:泰瑞莎.馬凱莫 攝影:瑞貝卡.黑爾 高騰.夏在IT 產業工作了20 年──而他終生都關心自然。他發現只有科學期刊會提到保育的進展,「但數據裡面的故事情節令人驚喜,它們很迷人。」夏說:「它們絕對是可以吸引觀眾的東西。」 夏是一位國家地理探險家,他渴望將他的高科技技術應用在野生動物保育,並在2016 年成立了一家名為大象網(Internet of Elephants)的遊戲公司。這家位於肯亞的新創公司根據真實世界的數據,創造了講述真實保育故事的數位體驗。 舉例來說:Wildeverse 是一款類似寶可夢...
生態危機 懷念昆蟲 撰文:李永適 攝影:大衛.李特舒瓦格 DAVID LIITTSCHWAGER 小時候,昆蟲是我童年中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母親在臺大任教,我們當時住在臺大校園邊的宿舍,家中的院子、巷弄旁的草叢、臺大校園周邊的花圃和農地,是我和哥哥探險的範圍,而尋找的對象多半是昆蟲。金龜子、蚱蜢、蝴蝶、蜻蜓、知了、天牛,都在那一次次的探險歷程中扮演過重要的角色。 有一年,母親不知哪裡弄來了一卡車土,說是要把院子裡貧瘠的土換掉,好種植花卉。那土裡滿是各種昆蟲的幼蟲。對蟲子沒有多大好感的母親為了培養孩子對自然觀察的興趣,鼓勵我們挑出蟲子,裝進盒子裡飼養,好奇的鄰居太太們...
來自我們攝影師的作品 VINCENT J. MUSI 25年來,穆西替《國家地理》雜誌拍攝了許多地球上最雄偉的野生動物。2018年,他決定將拍攝對象轉向較弱小的動物:收容中心的狗。他的肖像攝影系列「被遺棄的狗」以年邁並難以被領養的狗為主,牠們之中有些失去了肢體或者有感官損傷。浩多爾是一隻11歲的獵犬(上), 穆西認為牠能提供很棒的陪伴,而且如果牠會說話,應該能說出很棒的故事。 人物 文森.J.穆西擅長動物和科學攝影 地點 穆西的攝影棚位於南卡羅來納州的沙利文,浩多爾則是來自南卡羅來納州好萊塢的哈利希爾犬貓動物庇護所 器材 Fujifilm GFX100相...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