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23 筆相關資料
100年前,日本學者大島正滿命名發表了臺灣特有的櫻花鉤吻鮭,他在著作《泰雅的呼喚》中描述,派駐在大甲溪上游梨山社的日本警察,從廚房的水缸中發現櫻花鉤吻鮭,探詢原因後驚訝地發現,櫻花鉤吻鮭是從羅葉尾溪的溪溝沿著取水用的水管進入廚房的水缸。1970年代山區的開發以及興建水庫防砂壩,干擾了櫻花鉤吻鮭的棲地,使族群數量開始減少,鄭明能1980年在七家灣溪調查發現,溪流中的櫻花鉤吻鮭只剩不到50尾。 警覺到櫻花鉤吻鮭面臨滅絕危機後,政府展開保育工作,透過退耕還林、退霸還水的棲地復育,以及人工繁殖與放流,經過30多年的時間、許多專家學者如林曜松、張崑雄等人的投入,七家灣溪的櫻花鉤吻鮭如今增加到500...
北極永凍土融化速度比預期快不但改變地貌,也釋出大量含碳氣體把氣候變遷推向臨界點。 1845年5月,英國海軍將領約翰.富蘭克林帶著133名探險隊員從泰晤士河出發,奉命尋找穿越北極的航道,他們駕駛兩艘巨大的海軍艦艇,船上配備當時的先進科技以及足用三年的食物和飲水,卻依然不敵險惡的北冰洋。他們在嚴寒中受困海冰裡一年半,直到1848年4月,已經有24人死去,包括富蘭克林。這項探險任務最後沒能成功,北極在人們心中留下堅不可摧的形象。 不到175年的時間,北極難以征服的地位已經動搖,不斷上升的氣溫讓北極海冰在夏季層層剝落,逐漸露出原本冰封的航道以及自然資源,科學家估計,在2036年,北冰洋海域...
大約在6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從東非大裂谷出發,展開智人第一場大冒險,他們以狩獵、採集維生,途中與尼安德塔人混種,最後抵達南美洲的最南端。 2013年冬天,保羅.薩洛培克打算追尋先人的腳步,以徒步行走的方式沿著人類第一次探索地球的路線,並且記錄他的所見所聞。 將近七年來,保羅已經走了超過1萬6000公里,途經動盪不安的中東地區,與許多失根的人交會並傾聽他們的故事,在這一期雜誌的專題報導中,保羅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究竟是多強的力量,能把人推離家園、放棄所愛,把所有財產都塞在口袋裡就走入未知?這力量比對死亡的恐懼還要強大。」 根據聯合國的估計,全球有超過10億人在自己的國家境內...
7月|總編輯的話 保護地球海底寶藏 今日的海洋有5%受到保護,但科學告訴我們,必須有50%的海洋受到保護,才能改變現況。 安立克.薩拉是一位海洋生態學家,專門研究海洋受到的人類衝擊。有一天他發現自己其實是在為海洋撰寫訃文。2008年,他離開學術圈,加入國家地理探險家的行列,並啟動「原始海洋計畫」,在學會的贊助下,他帶領一支探險隊,到各地探訪最後的海洋奇景,並介紹給全世界,促使當地政府保護這些地方。 十年來,他的足跡遍布22個海域,至今已推動5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列入國家公園的保護。在這一期雜誌,薩拉要分享的是阿根廷火地島最南端的西提斯灣,1973年,薩拉的科學導師在...
海洋微塑膠 我們看得到的海洋垃圾是漂浮在海面上的瓶罐、塑膠袋、廢棄漁網,以及堆積在海岸邊的廢棄物。經過長時間的陽光照射、風的吹襲與海水沖刷,垃圾最後分解成微小碎片,變成我們看不見的海洋微塑膠,這些不到5 公釐的塑膠顆粒,對海洋生物、地球環境以及人類有什麼影響?繼2018 年6 月號雜誌封面主題〈要塑膠還是要地球〉令人印象深刻的塑膠袋冰山影像之後,我們在這一期雜誌要持續探討的主題〈誰吃了海洋微塑膠〉是科學家最新提出的觀察與發現。 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的科學家在夏威夷海域執行了三年的研究計畫,發現孕育幼魚的海水表層含有數量龐大的微塑膠。在歐胡島外海,海面上薄薄一層如浮油般的表層水,富...
雋永的智慧 達文西的藝術成就斐然,〈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是最著名的畫作,不過他的手稿更能夠展現出他特殊天賦的內在運作模式。達文西把他對自然世界的觀察以及創意設計,以素描與書寫的方式記錄下來,這些筆記透漏了達文西如何靠著不斷反覆詰問研究主題,並推翻自己原本的判斷,最後得到驚人的發現。他的思辯過程就是今日的科學準則:觀察、假設與實驗。 即使達文西已經過世500年,他豐富的觀察筆記依然留給後人無限的學習與想像空間,範圍涵蓋了解剖學、植物學、地質學、製圖學、音樂、軍事工程,在他死後,大多數的手稿已經遺失或遭竊,留存至今的7000多張,有許多仍難以解讀,各個領域的專家得以透過達文西的作...
隨著行動電話、電子產品和電動車帶動鋰電池的需求成長,預估從現在到2025年,全世界對於原料碳酸鋰的需求量將再增加15萬公噸,總計達42萬公噸。在過去四年間,鋰的價格也上漲了將近三倍。被喻為「21世紀白色黃金」的鋰是最輕的金屬,能儲存大量電力,因而在全球各地掀起了採礦熱潮。 目前全球鋰產量首屈一指的國家是澳洲,除此之外,在已知的鋰礦藏中,有四分之三集中在稱為「鋰三角」的智利、阿根廷及玻利維亞。然而除了智利和阿根廷皆已於上個世紀晚期陸續投入鋰礦產業,玻利維亞雖然礦藏豐富,卻因政局因素而進度落後,至今仍未達到商業開採規模。 另一個關鍵的阻礙是,玻利維亞重要的鋰礦來源烏由尼鹽沼,因含有較高...
當資深記者法蘭.史密斯為本期專刊撰寫醫學新領域的相關報導時,她做的第一件事,用她的話來說,就是自願當「研究實驗品」――她把自己的基因組交出去定序。 史密斯沒有絲毫猶豫。可能有些人怯於做醫學檢驗,或者對於那些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影響未來健康的事情感到惶惶不安,但是史密斯認為:「就算不知道也不會比較安全,而且你還會發現一些很有幫助的事,並且想點辦法。」 史密斯想要親自體驗逐漸為人所熟知的「精準醫學」。舊有的醫療模式習慣依照疾病把病人分門別類,並採取同一類型的療法;精準醫學則運用基因研究和數據分析,「依照每個人獨特的生化組成,量身訂做預防、診斷與治療的方式。」她在報導中這樣寫道。在接下來的數...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