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入
AD
標籤
共 77 筆相關資料
台達自1971年創立至今滿50周年,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展開一系列「厚生海洋」倡議,於地球日前夕宣布攜手專業海洋保育團隊投入東北角珊瑚復育工作,預計未來三年復育28種、超過千株珊瑚種苗,培育約300人次的企業潛水志工協助打造育種基地,期待讓更多人親近海洋生態,關注氣候變遷及環境議題。現場同時邀請合作夥伴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戴昌鳳教授、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陳素芬館長、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陳映伶秘書長等貴賓出席,共同倡議厚生海洋。
色彩繽紛的吉拉毒蜥(Gila monster)被譽為亞利桑那州最著名的動物之一,但牠們正面臨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威脅。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根據一份刊登於《動物生態學》(Animal Ecology)期刊的新研究,鯊魚是幫助生態系統從極端氣候事件中恢復的重要角色。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根據一份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氣候危機正在改變全球河流的流量。 在歐洲北部等地區,氣候變遷使河流流量增加,而南歐、澳洲南部和南亞部分地區的河流流量減少。河流流量增加可能導致洪水氾濫,而河流流量減少可能促使乾旱。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野火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許多過去不曾引發野火的生態系統現在開始發生野火,科學家對此感到憂心忡忡。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近期一份研究顯示,由於氣候危機導致海洋環境快速變化,可能導致座頭鯨(humpback whale)難以繁殖下一代。
澳洲政府在2019年2月20日正式宣布珊瑚裸尾鼠(Bramble Cay melomys)絕種。牠應該是第一種因人為氣候變遷而絕種的哺乳類。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根據最新研究,氣溫升高可能會使世界最大的內陸湖「裏海」在未來幾十年內大幅萎縮,嚴重影響當地人民生計和野生動植物。
這些獨特的冷杉無法承受高溫,有將近一半的野生族群已經在20年內消失了。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根據本月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研究,海豚的一種致命皮膚病與氣候危機有關,具體來說是和暴風雨變得更加頻繁、強度增加,導致沿海水域鹽度下降有關。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