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77 筆相關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聯合國機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sation, WMO)認證,2020年夏季熱浪期間,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維科揚斯克市氣象觀測站測得的氣溫攝氏38度 ,確實是北極最高溫紀錄。 北極暖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準兩倍多 WMO表示,這比西伯利亞地區夏季的平均氣溫高攝氏10度,已經是地中海地區的氣溫。 同時,熱浪助長了毀滅性的野火,造成大量海冰消失,也讓2020年成為地球有史以來最熱的三個年份之一。 北極正在經歷極端高溫,而且暖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準的兩倍多,WMO為此在其「極端天氣和氣...
聯合國在10月26日發布的《2021年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21)指出,世界各國未來十年因應氣候變遷的最新計畫,距離要避免全球升溫達到危險程度,還差得很遠。排放差距指的是目前的承諾與計畫和避免氣溫急劇上升所需的行動,兩者之間的差距。 全球2030年中期減碳措施還不夠 下週聯合國將在格拉斯哥舉行氣候峰會,許多政府更新了他們對於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要從現在到2030年之間採取更多措施來減少碳排放,包括阿根廷、英國、加拿大、歐盟、南非和美國。 但最新報告發現,這些新承諾的總和,只能達成這個十年所需的額外減排量的1/7,距離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比工...
張淳皓|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除了地球自己的變化,也該關注人類活動如何影響大自然! 許多人會將近年來逐漸增多的極端天氣歸咎於「氣候變遷」。「在自然的狀況下,氣候本來就會變遷,我們該注意的是,人類的活動如何影響自然氣候變化以及影響的程度。」目前任教於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的羅敏輝副教授這樣告訴我們。2000 年代初期,人類世的概念(註1)被提出,一直到20年後的現在,人類的活動對於環境的影響有多劇烈早已不是新聞,極端天氣事件(降水、乾旱等)的大量出現也被認為與人類的活動脫離不了關係。像是亞馬遜雨林的模擬與觀測結果,就表明若雨林樹木被大量砍伐,降水量會顯著減少。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氣候臨界點是地球上生命的重大威脅,因為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引發氣候變遷過程的連鎖反應,加劇全球暖化,並迅速惡化現有的各種氣候災難。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人工智慧(AI)系統,可以評估世界生態系統的臨界點,並作為早期預警系統,幫助阻止「失控的氣候變遷」。 讓AI「深度學習」 掌握地球走向氣候臨界點的過程和特徵 氣候臨界點的例子包括北極永久凍土融化,可能會釋放出大量的強效溫室氣體甲烷,加速暖化效應;洋流系統崩潰,會立刻使全球天氣樣態發生重大變化;冰蓋解體,可能加速海平面上升。 研究人員用「深度學習」演算法,驗證系統中發生快速或...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