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91 筆相關資料
在安地斯山脈高處,是個冰川高聳、雲霧林茂密、有熊神出鬼沒的世界,亞馬遜河流域就從這裡孕育成形。 攝影:湯瑪斯.帕斯查克 THOMAS PESCHAK 口述:茹絲梅麗.皮爾科.華爾卡亞 RUTHMERY PILLCO HUARCAYA 大多數早晨,我在祕魯安地斯山脈的田野工作站臥室中醒來時,太陽都尚未升起。天花板上的蝙蝠開始四處飛竄,而隨著天色逐漸亮起,我能看到雲霧沿著外面長滿森林的陡峭山脊流動。這些雲霧就是空中的河流。Ríos voladores是「飛河」的意思,它們挾帶溼氣而來,溼氣落入土壤,然後進入溪流,接著是地面上綿延數千公里的河川,一路流...
亞馬遜河口並不是這條全世界最壯盛河流的終點,而是一個驚奇水生國度的開始。 攝影:湯瑪斯.帕斯查克 THOMAS PESCHAK 口述:安傑羅.貝納迪諾 ANGELO BERNARDINO 那是研究考察隊前進貝利克群島的第五天。對於會在這裡體驗到什麼,我毫無準備。這裡是亞馬遜河的最東端,是全球最壯闊的河流注入大海之處。 我是大學教授、海洋生態學家,也是巴西人。我知道,當這條河終於抵達大海的時候,它注入大海的水量會比僅次的六條大河加起來還多。恆河、長江、剛果河、密西西比河――我們可以把這些河的水量統統加起來,再加上其他幾條知名的河流,都還是比不上亞馬遜河的水...
撰文:李永適 繪圖:克里斯托夫.格羅貝爾斯基 CHRISTOF GROBELSKI 在本期雜誌,我們報導了國家地理探險家保羅‧塞雷諾的重要考古發現。這位古生物學家2000年在尼日尋找恐龍化石時,竟然發現了數千年前的人類文化遺址,其中包括大批墓葬。這個發掘計畫仍在進行中,對這片遺址的研究,將會讓我們對「綠色撒哈拉」有更深入的理解。 綠色撒哈拉,正式學術名稱是「非洲溼潤期」,指今日撒哈拉沙漠地區曾經水草豐美、動物繁盛,如今日非洲中、南部草原一般的時期。 早在公元前440年,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就曾經描述過綠色的撒哈拉。19世紀中北非沙漠陸續發現許多史前岩畫...
我們需要能源──食物、燃料和電力──才能過現代化生活。數十億人口自然需要更多能源。但我們獲取能源的方式正在改變地球,進而對我們所有人造成威脅。我們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嗎?氣候變遷並不是一場騙局或科學陰謀,而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事實如下。
科學家證實,繼2014和2015年後,2016年已連續第三年打破高溫紀錄,成為有全球氣候資料以來最熱的一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統計,自1880年代以來,在氣溫最高的17個年分中,2000年後就占了其中16個。 儘管這些數據如此驚人,不承認氣候變遷的存在、不相信政府與民間應該改變既有生產與消費方式的力量卻出奇地強大,包括擁有巨大權力和影響力的政治與民間團體,竟可以悍然無視鐵證如山的科學事實,導致讓地球免於危機的努力不斷地被削弱。 《國家地理》雜誌一百多年來一直以推動與普及科學知識為己任,但今天我們推動這個使命的需要恐怕從來不曾如此迫切。因此,過去三年來,我們的雜誌刊登了超過30篇...
美國海洋與大氣總署(NOAA)在不久前剛剛公布,今年9月是地球自1880年有氣候紀錄的1629個月以來,溫度高於20世紀平均溫最多的一個月。就在此時,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也即將於巴黎召開。這次大會上能不能達成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大氣溫度上升的決議還尚不可知,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全球性的氣候變遷已經到來,它的影響將會是全面而劇烈的。 氣候變遷的議題確實容易讓人氣餒。因為這個問題「非常巨大,而就個人層面而言,我們顯得相當渺小,很容易讓人們覺得力不從心。」 比爾.麥克奇本說。他在1989年撰寫《自然的終結》,向大眾介紹氣候變遷的概念。但一個世代之後,他看見了突破。隨著全球氣溫不斷破紀錄...
一種導致生命危險的急性腦部感染正在全世界擴散。以下是我們目前對這種疾病的了解,以及可能出現的後續發展。 一名14歲男孩在印度的炎熱天氣去池塘游泳、一名13歲女孩在校外教學期間去水池泡澡、一名5歲女孩在住家附近的河中稍微泡水一下。這三個孩子住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不同地區。然而,他們有一項共通點:三人都因罹患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Primary Amoebic Meningoencephalitis,PAM)而死,這種腦部感染是由一種微小生物導致,牠分布於溫暖的淡水域及維護不佳的游泳池。印度還有十幾名患者持續接受治療,其中一名患者是27歲男性,同樣因此死亡。 PAM雖然罕見,卻是一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