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33 筆相關資料
氣候變遷的危機加上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會讓Z世代年輕人在成年之後將世界引向何方?他們會開創什麼樣的未來?
新型冠狀病毒是季節性的嗎?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答案──但巴西為此深表擔憂,因為他們是冠狀病毒病例數最多的南半球國家。 巴西聖保羅──今年這裡的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種行動變得更加急迫。隨著聖保羅州即將進入較冷的月份,民眾也準備迎接秋冬的流感季節。醫療專業人員盡可能為更多人注射流感疫苗,希望能藉此更快在具有流感與COVID-19共同症狀的患者身上辨識出COVID-19。 這種區隔方式可能非常重要。巴西是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與死亡數最多的南半球國家,而截至4月16日為止,聖保羅則是該國最多病例的地區。如今隨著該地區的氣溫開始下降,大眾也開始質疑,冠狀病毒是否可能為季節性疾病,還有冬季是否會讓疫情...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各種封城,給了大自然喘息的機會,天空乾淨清爽、野生動物重返航道。同時水下噪音也下降了,因此專家們預測,這場危機對於鯨魚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來說很可能也是好事。
研究人員從高速攝影的影像中發現,打噴嚏時噴出的唾液和黏液飛行距離比目前建議的社交距離還長,而小飛沫在空氣中能夠停留的時間也比預期的更久。
據BBC報導,COVID-19疫情正以各種形式衝擊著全球食品供應鏈。隨著世界各國祭出防疫隔離令,各地陸續出現麵粉搶購潮,甚至造成短缺。另一方面,許多餐廳、旅宿等相關產業幾乎暫停營業。食品製造商警告,這些產業有過剩的庫存銷不掉,都將成為廚餘。
一名專家警告,考量到製造這些藥物背後的歷史與科學,「一年到18個月絕對是前所未見的速度」。 賓夕法尼亞大學長老會醫學中心正等待著疫情的浪潮來襲。在這間位於費城的醫院裡,工作人員正在焦慮地準備迎戰激增的COVID-19病例,這場疫情風暴已經席捲了附近的紐約州和紐澤西州,使這些地區的醫療體系不堪負荷,並留下成堆的屍體。 賓大長老會醫學中心的感染防控主任茱迪絲.奧唐諾(Judith O’Donnell)說:「你處理了一件又一件的事,結果一天結束時,你手上卻還有20件事需要解決,因為有許多狀況持續發生。」 在全美各地,像奧唐諾這樣的醫護人員正面臨這些令人難以負荷的狀況。他...
中研院COVID-19小分子藥物研發 (文章更新:2020 / 04 / 17)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已在 3 月 11 號,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pandemic)」,各科技大國正如火如荼地研發特效藥物。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副主任謝興邦指出,院內已成立抗病毒小分子藥物研究小組,與國內各研究單位共創藥物資源共享平臺,採取「老藥新用」策略,從健保學名藥下手,以期盡速找到有效藥物。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巴西重要人權組織會長表示:「這片土地可能會成為COVID-19的溫床,在亞馬遜雨林的部族之間快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