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33 筆相關資料
黑猩猩和蜜蜂等的野生動物,會採取嚴格措施防止疾病擴散。 在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國家,許多人都努力避免和他人接觸並待在家裡,包括上百萬受政府指示「就地避難」(Shelter in Place)以緩減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擴散的美國人。 但在傳染病很普遍的大自然,保持社交距離可不是什麼新玩意兒。事實上,許多物種都會趕走團體中被病原體感染的成員。 大自然保護協會 (The Nature Conservancy)的首席科學家約瑟夫.凱斯凱克(Joseph Kiesecker)解釋,由於要一眼看出罹患傳染病的個體並不容易,這件事也具有相當難度。 儘管如此,動物還是能藉由某些...
對於兒童之所以較能免於新冠病毒重症,專家提出生物學的原因。 跨越地理位置、性別和職業,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威脅是無差別的。新冠病毒顯然無所不在地對人類造成禍害──包括兒童。儘管早期的報告中充滿希望,但兒童對於這種病毒的免疫力似乎沒有比較好。根據中國最新數據(疫情是去年在中國開始爆發)顯示,18 歲以下兒童感染病原體的比例和成人相當。 但一種神祕、表面的「寬容」存在著:兒童在受到感染後,重症的可能性似乎比較低,超過 90% 的兒童病例呈現中等、輕微或完全無症狀。這種年輕人染病後的恢復力也曾出現在其它傳染病,例如水痘。 目前,有顯著症狀的個體占接受 SARS-CoV-2 檢測者的大...
中研院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現況 (最後更新:2020 / 03 / 25) 新冠肺炎全球延燒全球延燒,在疫情爆發當下,最急切的是找到檢驗試劑和有效藥物,但長期來說,疫苗才是完勝新興傳染病的解方。尤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可能流感化,疫苗在未來防疫工作上愈形重要。中研院內數間實驗室正分頭並進,與詭詐多變的病毒搶時間。但,到底還要多久才有疫苗可用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胡哲銘長聘副研究員說明:中研院內已有候選疫苗,4 月將進入動物實驗,但疫苗研發不可躁進,以免引發嚴重後果。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