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歷史持續寫下新頁,各種發明與發現,不斷將不可能化為現實,同時,快速發展所付出的代價,也以不容忽視的姿態,反撲到我們眼前,無法消失的垃圾、不斷上升的溫度、逐漸耗盡的資源,以及貧窮和浪費等問題迫在眉睫,人類一手創造的榮景,也可能在不遠的未來毀於人類之手。我們處在最好也是最壞的年代。 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2015 年聯合國基於千禧年發展目標未能達成的部份,發佈了《翻轉我們的世界:2030 年永續發展方針》(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提出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獵食者 VS 獵物 (文章更新:2020 / 05 / 12) 自然界沒有一個物種是邊緣人,都是複雜生態系的一份子。其中,獵食者和獵物、宿主和病原菌均是生態系很常見的關係。以地球上數目最多的動物「線蟲」為例,若我們能了解它的天敵—線蟲捕捉菌和杏鮑菇等等真菌是如何捕抓線蟲,就有機會找出生物防治方法,對抗危害人類或農作物的寄生性線蟲。
人類的感官系統,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除了透過五感來接受訊息外,藉由感官的刺激也能產生各種不同體驗。其中,訊息接收力最強的為視覺,占83%,聽覺占11%,觸覺、嗅覺和味覺佔6%。 亦即,當我們看到的影像被分解得越細緻、越具連貫性,就越能產生宛如置身現場的臨場感和真實性;若再加上從不同方向而來的聲音效果,便能符合滿足現代人在視聽娛樂上追求的「沉浸式體驗」。 將靜止畫面變為動態效果的視覺魔術 想了解我們為何能透過電視,看到清晰、寫實的畫面影像,需要先對人類的視覺特性有基本的認識。事實上,電視、電影中的動態畫面,是以高速播放具連續性的圖片,透過人眼「...
科學家在2012年的「深海挑戰」(DEEPSEA CHALLENGE)前往了海洋最深處,並在遠征期間發現了疑似是細菌群落的絨毛叢附著在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