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鼻子聞不到東西?別著急,未必是COVID-19害的
Apr. 13 2020

鼻子聞不到東西?別著急,未必是COVID-19害的

有些人認為喪失嗅覺是感染COVID-19的徵兆,但科學家目前掌握的資料並不充分,還無法下定論。

利用冷戰核試爆定年,揭露鯨鯊可能活到百年之久
Apr. 13 2020

利用冷戰核試爆定年,揭露鯨鯊可能活到百年之久

新研究發現,海洋中最大的魚類在面對滅絕威脅時,比認知中更為脆弱。

吸血蝠的交友方式與我們驚人的類似
Apr. 10 2020

吸血蝠的交友方式與我們驚人的類似

一項新研究發現,這種吸血哺乳類建立友情的方式是由淺入深,隨著時間逐漸發展成刎頸之交。 一項有趣的新研究發現,吸血蝠建立友情的方式和人類相同,都是隨著時間慢慢由淺入深,最後才形成生死與共的關係。 吸血蝠原生於中南美洲,過去已經知道這種高度社會性的蝙蝠,會和彼此維持長達十年以上的關係,然而科學家不知道這樣的連結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如今,3月19號刊載於《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的研究指出,這種會吸血的哺乳類在透過互相理毛,與無血緣關係的陌生蝙蝠建立信任基礎後,最終會將吸食的血液反芻出來和對方分享。對於每三天必須進食一次的牠們而言,這是一種利他行為。不只如此...

在衛生紙出現以前人們是怎麼過的?
Apr. 09 2020

在衛生紙出現以前人們是怎麼過的?

歷史顯示衛生紙存在的時間意外地長──而且以前我們就曾經對衛生紙的供應感到過焦慮。

對抗病毒另闢蹊徑!免疫過激傷敵三千、自損一萬,減緩發炎或可扭轉戰情
Apr. 08 2020

對抗病毒另闢蹊徑!免疫過激傷敵三千、自損一萬,減緩發炎或可扭轉戰情

  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人體依賴免疫系統對抗病毒,但免疫反應如果過激,反而造成器官損傷或衰竭,直接導致患者死亡。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謝世良特聘研究員長期研究發現,登革病毒會刺激血小板產生胞外囊泡和微泡,進而攻擊白血球,導致發炎病症。研究團隊據此研發抗體,減緩發炎反應,已成功將感染登革病毒的小鼠存活率提升至 90%,並於 2019 年 6 月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面對COVID-19等新興傳染病,此種「減緩發炎」為主的創新療法,將有機會大幅降低患者死亡率。

請保持一隻海龜的社交距離──海龜之間也有傳染病?
Apr. 08 2020

請保持一隻海龜的社交距離──海龜之間也有傳染病?

COVID-19 疫情肆虐,將全世界的人們搞得人心惶惶,但不僅只有人類受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影響,就連生活在海中的海龜也要面臨傳染病的威脅。 海龜纖維乳突瘤症(Fibropapillomatosis,簡稱為FP)是一種在海龜之間的傳染病,主要會造成海龜體內(食道、臟器等)或體外(眼睛、脖子、肩膀、四肢等)滋生腫瘤,若腫瘤過大或過多,將導致影響海龜的行動力、視力和正常活動,造成虛弱、覓食能力下降甚至死亡。 FP於1938年首次發現於美國佛羅里達海域被捕獲的一隻綠蠵龜,從此之後陸續在全世界許多地點都有被發現,其中以熱帶海域和亞熱帶海域的綠蠵龜為主,其他種類的海龜也偶有發現。成年海龜罹患FP...

全球首例!紐約動物園老虎驗出COVID-19陽性反應
Apr. 07 2020

全球首例!紐約動物園老虎驗出COVID-19陽性反應

這隻大貓是出現COVID-19症狀的第一例非家畜動物──也是紐約動物園七隻染病大貓的其中一隻。 美國農業部(USDA)在4月5日宣布,紐約市布朗克斯動物園(Bronx Zoo)的一隻老虎檢測出COVID-19陽性反應,另外的六隻大型貓科動物也出現了符合這種疾病的症狀。 「就我們所知,這是第一次有[野生]動物因為被人類傳染COVID-19而生病。」布朗克斯動物園的獸醫主任保羅.卡勒(Paul Calle)說。這隻名叫娜迪亞(Nadia)的馬來亞虎(Malayan tiger),可能是因為接觸到被感染(但不知情)的無症狀動物園管理員而感染。「這是唯一說得過去的解釋。」卡勒說。布朗克斯動...

NOV. 2024

AI世紀革命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

AI世紀革命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