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下這篇文字時,整整100年前,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開啟了血腥、慘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長達4年的一次世界大戰總共造成約1000萬軍事人員與700萬平民喪生,受傷者更超過2000萬人。毒氣、地雷、坦克、機關槍、魚雷、戰鬥機等武器大規模出現在戰場上,參戰國無所不用其極地使用各種手段來摧毀最大數量的敵人,讓人類自相殘殺的殘酷程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100年後,壕溝戰裡血流成河的哀號似乎已經消散在遙遠的記憶中,這場戰爭的刻痕似乎僅遺留在我們於這期雜誌報導的地下洞窟的石牆與木刻之上。然而,戰爭何曾遠離這個世界?根據海德堡國際衝突研究所發布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軍隊正在為一個「卡科觀測氣球」做離地前的準備,應該是在為氣球充入氫氣好讓它升空。氣球的其中一片穩定翼沒有充氣,垂掛在一邊。像這樣的氣球並不會在空中飛行,而是被拴在地上,並且能上升到1200公尺的高度。氣球下方吊著一個柳條編的籃子,裡頭載有一名負責指揮砲火方向或回報敵軍活動的偵察兵。 這張照片出現在1918年1月號的英文版《國家地理》雜誌,當期刊登的文章全都和美國一直到1917年4月才加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飛行主題有關。專題報導包括〈空中王牌〉、〈飛行在法國〉及〈義大利的攻防雄鷹〉。「航空是一場競賽,一場驚人的競賽,」賈克.狄席耶上尉在當期雜誌中寫道,「它是一場充...
在原住民稱為「莫庫」與「阿胡普阿阿」的土地管理系統中,重新發現永續的藍圖。 製圖:凱伊利.考魯庫庫伊 KAI‘ILI KAULUKUKUI 撰文:蘿絲瑪麗.P.沃德利 ROSEMARY P. WARDLEY 幾世紀以來,夏威夷群島各島嶼被劃分為許多自給自足的社區,稱為「阿胡普阿阿」。這些社區透過集體的管理制度,供應居民食物、建材以及其他基本及文化必需品。然而,隨著西方私人土地所有制的興起和種植園經濟的成長,這個原本蓬勃發展的制度在20世紀逐漸瓦解。 如今面對氣候變遷和資源緊繃,一些夏威夷島民正努力復興這個原住民所用的方式。考艾島上有一個仍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