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意外的相遇
Jun. 2018

意外的相遇

海洋保護區裡充滿了生命,包括一隻好奇的鱷魚。攝影師僅有數秒的時間決定:到底要出手干預,還是要拍下這一刻?

鳥兒為何提早鳴唱?
May. 2018

鳥兒為何提早鳴唱?

春天時,鳴禽以吱吱喳喳的嘈雜聲迎接日出和日落,並以此吸引伴侶和宣告領域。不過,人工光使夜晚的天空更亮,擾亂了鳥兒以白晝長度作為鳴唱信號的季節規律。 科學家在德國研究的六種鳴禽當中,有四種因為夜間照明而在一年中提早鳴唱。光害對鳥類生態系及存活率的長期影響,目前仍不清楚。 處於有人工光的地點中,歐亞歌鴝在黎明的鳴唱大約提早了18天。

在北冰洋上露營
May. 2018

在北冰洋上露營

在加拿大奧尤特克國家公園裡騎登山車,管理人員說冬天要去那裡遊玩「通常不太可能」。

劫後餘生
May. 2018

劫後餘生

從雪崩中活下來後,登山家兼攝影師科里. 理查茲記錄下這一刻。但然後呢?

「地球上最偉大的事蹟在於地球本身。」
Jan. 2018

「地球上最偉大的事蹟在於地球本身。」

  編輯群:伊芙.柯南特、丹尼爾.史東、妮娜.斯托克利克、凱薩琳.札克曼

 國家地理華人探險家
Dec. 2017

國家地理華人探險家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今年推舉的三位華人探險家是在中國各地推展保育行動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為臺灣河川生態工法上山下海的清華大學教授曾晴賢,以及香港社會企業的傳道者謝家駒。他們以打造更美好的環境與社會為己任。 奚志農  按下快門,扛起保育的責任 撰文:鄭靜琪  攝影:喬岩 戴著迷彩帽,肩扛大砲鏡頭,奚志農像個縱橫戰場的勇士,只不過他的武器是一架攝影機,捍衛的是野生動物的生存正義。奚志農出生在雲南大理的一個小鎮,生長在「天是藍的,水是清的」自然環境,他熱愛野生動物,尤其是鳥類,七歲時,隨著擔任教職的母親遷居昆明,到了大城市,奚志農說自己「像是一隻鳥...

悼念一位真正的探險家
Jul. 2017

悼念一位真正的探險家

6 月10 日一早,正打算騎自行車上山,忽然想到齊柏林。我對想像中的他說:「你這個大塊頭,還不趕緊多運動運動,學學那誰,要活得久一點。」 那源自我最後一次見到齊柏林的情形。大約兩個月前,我騎著自行車,路上忽然聽見有人叫我名字。是齊柏林。 他把車停在路邊,下來和我說話。「哇塞,你這是公路車啊,很酷哇。」我說:「酷什麼,剛剛才摔了一跤,你看,還流著血。」我指著我的膝蓋和小腿那片傷。他關切地問了情況,接著一直為去年沒有辦法參加我父親的告別式而不停地道歉。我們在路邊聊了起來,提到他想把電影和書帶進大陸市場碰上的一些困難。最後他拿出手機說:「我們應該拍一張。」我欣然同意,兩人就在大馬路上拍了...

NOV. 2023

氣候危機有解?

最新除碳技術,加入拯救地球競賽。

氣候危機有解?

AD

熱門精選

AD

AD

ad970250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