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發射升空!接下來呢?
Jul. 2019

發射升空!接下來呢?

發射升空!接下來呢? 我們這幾十年來似乎哪裡也沒去,然而太空旅行的新世紀即將來到,在探險的同時競逐利潤。 50年前的這個月,人類登上了月球,那是歷史上令人驚歎的一刻,不僅是因為人類首次造訪另一個世界是史上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或因為這是全球兩大超級強權間浩大競賽的頂點,雖然這兩點倒也都是事實。 《紐約時報》在頭版刊登了阿契博得.麥克列許的詩,素有「美國最受信賴的人」之稱的新聞主播華特.克朗凱則將會說,未來500年的人類都將視登陸月球為「有史以來最重大的功績」。 然而,最終的意義其實不在於太空競賽已經結束,或是達成了一項過去無法想像的里程碑。 這個成就其實只是個開始...

婆羅洲廣闊深邃的地底洞天
Jul. 2019

婆羅洲廣闊深邃的地底洞天

婆羅洲廣闊深邃的地底洞天 探險家正揭開地球上幾個最大、最神祕洞穴的祕密。 2017年4月的某一天,在酷熱難耐的近午時分,兩名身材纖瘦的英國洞穴探險家法蘭克和庫奇下探進入婆羅洲雨林地底深處一個滑溜潮溼的坑洞裡。 他倆往下爬,經過長年沉積的鳥糞堆,擠過骨白色石柱閃爍的洞廊,一心想創造歷史。他們匍匐爬進位於知名「清水洞」洞穴系統深處的「風洞」,要從那裡尋找通往「黑蛇洞」的通道,而黑蛇洞則是黑蛇—復活節洞穴系統的一部分。 若是將這兩處洞穴系統接通,將會形成一個「超級洞穴系統」,成為地球上最長的地底迷宮之一。他們不斷往下鑽,在滑溜的岩石上鑽孔、釘螺栓來固定登山繩,成功...

海上的鹽島
Jul. 2019

海上的鹽島

海上的鹽島 鹽巴構成物,意味著得游過全世界最鹹的水體之一。 幾年前,里卡多.布拉茲在滑動Instagram時看到一張照片,那是死海上一座由鹽形成的小島。他將這個地點加入自己的願望清單。去年12月,這位24歲的自由攝影師到以色列旅行,他借了一臺無人機,出發尋找這座小島。   行前一天,前往死海 在一次攝影工作坊期間,布拉茲花了一週探索約旦的沙漠、佩特拉遺址和紅海。然後他和友人薇爾瑪.歐曼及蓋.戴維斯租了一輛車前往以約邊界。他們等了三個小時,直到軍事訓練結束才能通過,接著從那裡搭接駁車到耶路撒冷下車,隔天早上再租另一輛車前往死海和一個叫做恩波凱的小度假區。 ...

攻頂後的凍傷代價
Jul. 2019

攻頂後的凍傷代價

攻頂後的凍傷代價 美國首度成功登頂聖母峰的壯舉,也讓這雙登山靴的主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貝瑞.畢夏普從一趟具有歷史意義的聖母峰遠征歸來,帶回他的馴鹿皮靴、黃金大底登山靴、帶有鞋釘的及膝套靴──以及沒有腳趾的腳。 畢夏普由極地研究人員轉為國家地理攝影師,並參與了第一支成功登頂聖母峰的美國遠征隊。1963年5月22日下午3點30分,他和登山夥伴抵達峰頂,接著就倒在地上哭泣。下山時他們找不到營地。畢夏普跺著腳取暖,但很快他就感覺到刺痛,然後麻木。「當明白移動腳也無力回天時,我放棄了努力。」事後他寫道。 經過一個沒有遮蔽的夜晚後,畢夏普的腳趾變成「死白、僵硬且摸起來冰冷。」他因...

太平洋的火熱之環
Jun. 2019

太平洋的火熱之環

太平洋的火熱之環 在地球深處,岩石板塊擠壓又拉扯,引發了劇烈的地震與噴發,威脅數百萬人口。 數千年來,火山與地震在太平洋這個岩石盆地裡造成了死亡與毀滅。大地構造循環在這個地帶釋放出無比龐大的能量,以地震與火山活動改變地球的樣貌。如今,隨著亞洲與部分美洲地區的人口蓬勃成長,比以往更多的人生活在貼近巨大天災的地方。光是印尼的一座島:爪哇(如圖),就有41座活火山威脅著約1億5100萬人口。隨著地球總人口數往80億大關逼近,來自環太平洋火山帶的威脅將更勝以往。

深探洞穴奇景
Jun. 2019

深探洞穴奇景

深探洞穴奇景 探險者在越南探索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洞穴時,沿途的叢林與水蛭迎面而來。 義大利籍物理學家兼攝影師亞歷山卓.伽列向他任職的新加坡量子科技中心請假, 前往恆恩洞(如圖)及韓松洞探險,這兩個洞穴名列世界已知洞穴中最大的前三名。要抵達洞穴得歷經艱辛路途和忍受90%的溼度,即使對於最強健的探險者來說,這也是一大考驗。   行前一個月 少數幸運兒才有的旅程,每年獲准造訪這些洞穴的遊客數量有限,不過伽列在最後一刻透過朋友的朋友搶到名額。看著網路上的照片,他知道需要一顆能處理洞穴內光線對比的鏡頭,因此決定購入新的相機設備。隨著旅程即將到來,伽列每天跑步,好為他...

來自社群成員的照片
Jun. 2019

來自社群成員的照片

你的觀點 在一次造訪德里的賈瑪清真寺(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時,喬治在眾多等候喚拜聲的人中注意到兩個人:他們是一對父子,穿得幾乎一模一樣。在一個平凡的扶帽子動作中,喬治目睹他們共享了「一個美麗的時刻與連結」。就在喬治拍下這張照片後不久,這對父子就隨著喚拜聲的召喚離去,喬治則將鏡頭轉向拍攝別處的風景。 人物:喬比.喬治,26歲,印度德里的一位自由攝影師 地點:德里著名的賈瑪清真寺屋頂 器材:Canon 5D Mark III相機搭配85mm鏡頭 加入《國家地理》的〈你的觀點〉社群,並在YourShot.ngm.com分享你的照片。

APR. 2025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創造願景、改變世界的33位當代傑出行動家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