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德國科學家泰歐道爾馬帝斯在亞馬遜叢林中罹患了怪病,與他同行的原住民曼杜卡向碩果僅存的原住民巫醫──運轉世界的卡拉馬卡德求助,他們順著蜿蜒的河流搜尋能治病的神秘植物以及卡拉馬卡德失散的族裔。一路見證了殖民行為刻劃於亞馬遜土地的痕跡。相隔四十年後,美國植物學家伊文踏入亞馬遜叢林,請求年邁的巫醫再次帶領他找到德國科學家記載的神秘植物,隨著兩人深入雨林,隱藏於其黑暗中的記憶也開始甦醒… 劇本以美國生物學家、民族植物學家理查·舒爾茲以及德國民族研究學家Theodor Koch-Grunberg的日誌為靈感編撰而成。劇本最初的構想更像是有科學考據的紀實電影,但是在導演希羅·...
泰米爾猛虎組織的男子為了逃離飽受槍林彈雨、內戰肆虐的家園,與素昧平生的女子和九歲孤兒三人偽裝成家庭,一本假護照,讓他從此拋下過去,化身「迪潘」與家人離鄉背井,遠赴腦海中夢幻和平的巴黎。 三人在城市郊區的小公寓為家,他擔任大樓雜役為家裡換取溫飽、女兒伊莉雅開始上學、妻子雅麗妮則為人看護,當他以為好不容易可以重新開始,才發現這只是另一聲槍響前的平靜……隨著對環境逐漸熟悉,他赫然發現鋼筋水泥的大樓裡,竟隱藏著龐大的販毒幫派,而雅麗妮在看護時結交的神祕法國男子,竟然就是最危險的集團首腦。 族裔悲歌 斯里蘭卡內戰 從1983年的「黑色七月」到2009斯里蘭...
Homeland (Iraq Year Zero) 家園—伊拉克零年 Homeland (Iraq Year Zero) 伊拉克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重創,戰爭滲透在百姓生活之中。經濟制裁、基礎建設的破壞導致戰後數年,缺電仍是常態;污水處理設施損壞導致河川嚴重污染,使居民飲用後產生許多疾病。在經濟與權勢的角力下,人民生活成了犧牲品。雖然隔年即宣告戰爭結束,真正的陰影卻持續籠罩著日常,甚至十多年後捲土重來。本片不只是一部費時拍攝剪輯的影片,更是導演多年心中牽腸掛肚的思鄉之情;是情感抒發,也是對「戰爭即日常」、從日常反映戰火的溫柔展現。親暱的家庭生活道出伊拉克的近代史,藉由非話語...
放下攝影機,轉行當司機!國際名導賈法潘納希,這次開起小黃穿梭在德黑蘭的大街小巷,歡迎形形色色的平凡百姓上車,一起鑽入這座流動的城市片廠。乘客包括販賣盜版光碟的男子、捧著魚缸的大嬸、還有賈法潘納希表現搶眼的親姪女,一幕幕和「司機」幽默風趣的互動譜寫鮮明的庶民風情,一 探伊朗社會百態,更藉由這些角色與對話,對伊朗社會現狀進行了巧妙且深刻的批判。 2010 年,賈法潘納希被伊朗政府以「行為對於國家安全造成疑慮,散佈不利當局文宣」為由判處六年徒刑, 二十年不得拍攝電影。為躲避伊朗政府的禁令,賈法潘納希在計程車上裝設特殊攝影機,《計程人生》全片在計程車上偷拍完成,挑戰電影形式的極限。...
Darwin’s Nightmare 達爾文的噩夢 Darwin’s Nightmare 1960年代,兇殘的尼羅鱸魚被引入非洲維多利亞湖,數十年過去,大魚快速繁殖,導致上百種原生魚類瀕臨絕種,但岸邊的漁獲加工廠仍需仰賴其帶來的經濟價值;歐陸運輸飛機起降頻繁,載回鮮美魚肉,但載來非洲的又是什麼?導演漫遊於非洲大陸,直探黑暗之心,旅程中相遇的娼妓、機師、守衛、孩童,道出罕為人知的當地現實,這幅黑暗全景隱喻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下被重新演繹,宛如噩夢般的現代寓言,引發極大的爭議與讚賞。 We Come as Friends 以朋友之名 W...
距離上一次「人與土地」主題攝影展,已經是1987年的事。 40年前,阮義忠憑一張台灣公路局的時刻表,行腳走訪那些他從未去過的地名,手中相機紀錄了他見到的影像。40年後,那些老照片沉澱成這片土地的記憶;深隱在那些影像中的天真淳樸 ,隨著時空變遷悉已消逝…… 這位台灣攝影史上不可或缺的大師,拍照時最想留住的是人性的美好:人與人的互信互助、對土地的依存感恩、對天的敬畏、對物的珍惜。但他認為,台灣過去30年來改變太多,不少村子變得觀光化,愈來愈沒特色。他笑說自己很幸運,早年由於攝影工作,得以搭公車行遍全台鄉鎮農村,紀錄當年景象。 「一路拍下來我成長了,但台灣...
展演簡介: 「徐仁修荒野三部曲」,是徐仁修希望讓荒野發揮更大的自然保護影響力,而籌募「荒野基金會」所出版的三本書。其中兩本自然文學,是以台灣大地給予的靈感而寫成的,文字清新雋永,饒富趣味與知識,值得細細品賞;另一冊是在台灣各地拍攝的生態攝影集:「荒野深處 」。藉由抽去色彩的作品,讓讀者可以用更多的想像力,去欣賞大自然無窮的生命力,以及台灣更深層的美麗…… 完整內容介紹: 霧霾因何而起?全球氣候為何變遷?以及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全面性影響和科學知識的高速進展等林林總總,宛如夢靨一般,無時無刻的纏繞在你我生活周遭,其實問題在在都與保護荒野棲息地有著唇齒相依的關係。 當全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