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25 筆相關資料
這個暱稱為「獨角獸」的奇特天體是目前發現的最小黑洞之一,可能有助於解決長久以來的天文物理之謎。 最小的黑洞有多大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天文學家數十年來一直試圖盤點我們附近的黑洞。 他們發現了很多大型和中型黑洞──包括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但在這之前卻一直未曾發現小型黑洞的跡象,這也成了天文物理學領域長久以來的未解之謎。 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了目前為止最小的黑洞:質量只有太陽的三倍──而且它與地球的距離只有1500光年,也是離我們最近的黑洞。 這個發現「代表只要擴大搜尋的範圍,我們就有可能發現更多小型黑洞,」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塔林杜.賈亞辛格(Tharindu J...
中研院開放博物館「星海巡奇」特展 宇宙也有麥田圈?重力如何害遠方星系「面目扭曲」,宛如魔戒?磁星會吹熱泡泡,研究員用電腦畫浮世繪?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參與中研院「開放博物館」,研究員們拿出壓箱底的天文美照與研究成果,促成「星海巡奇」線上展覽,滑鼠輕輕一點,即可穿越千萬光年的異世界,飽覽令人腦洞大開的天文奇景!
每年的8月12日前後,天空中都會上演一場精彩的煙火秀!那就是英仙座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攝影:李昫岱 流星雨是彗星的碎屑殘骸掉入地球大氣層後,跟大氣層摩擦發光的現象,而形成英仙座流星雨的是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Swift–Tuttle)。 每年8月12日前後,地球就會進入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軌道的交會點,彗星軌道上的碎屑殘骸掉入地球大氣後,形成英仙座流星雨。製圖:李昫岱 流星雨的命名是以輻射點所在的星座位置來命名,英仙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就位在英仙座頭部的地方,當流星雨發生時,流星就是以輻射點為中心,向四面八方發射出來。 地球的繞日軌道,和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有一個交會點,每...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站台的這項計畫:雷射光束推進奈米太空船至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Alpha Centauri),仍有一堆問題待解決。 距離地球4.37光年,在南半球夜空中閃耀著藍色光芒的,是一個三合星系統。PHOTOGRAPH BY ESO 俄羅斯億萬富豪米爾納(Yuri Milner)欲探索太陽系鄰居,除了砸下重金,還找來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聯袂進行一項名為「突破星擊」(Breakthrough Starshot)的太空計畫。這裡頭到底有什麼名堂?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奈米太空船如何完成任務? 任務目的是傳送郵票般大小的太空船到距離地球最近的星...
極輕暗物質電腦模擬中的暗物質暈(dark matter halo),孤立子位於中心高密度的紅色區域。圖片來源:台灣大學天文所。 看了英國大導演諾蘭的科幻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經過緊張萬分、炫目迷人的太空之旅後,是不是讓你對黑洞充滿好奇呢?18世紀以來,黑洞向來就是從未被停止研究的理論,1974年,讓英國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一舉成名的「霍金輻射」,正是所謂的黑洞現象。那麼類星體、暗物質、黑洞又有什麼關係呢?臺灣大學天文所教授闕志鴻領導的研究團隊,在 2014 年 12 月出版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