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天文

共 23 筆相關資料

《隆河上的星夜》與北斗七星
歷史與文化|
Feb. 05 2024

《隆河上的星夜》與北斗七星

1888年2月,梵谷從巴黎來到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亞爾(Arles),受到當地活力的影響,繪畫的風格出現明顯的轉變,題材變豐富,用色更明亮,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印象派風格。 《隆河上的星夜》就是是梵谷在亞爾畫的名作,繪畫地點在隆河東岸碼頭,朝西南方畫的隆河風景。河岸上的煤氣燈發出黃光,在河面上形成金黃倒影,跟上方的北斗七星遙遙相對。

永不落下的星星
科學與新知|
Jan. 03 2024

永不落下的星星

絕大部分的星星都是東升西落,跟太陽一樣。不過對住在北半球的人來說,至少有一顆星永遠不會落下,那就是北極星。 拱極區 北極星除了讓我們找到北方,它的仰角就是觀測者所在的緯度。例如,如果站在地球的北極(北緯90度),北極星就位在你的正頭頂,也就是仰角90度。觀測者愈往南移動,北極星的仰角就愈低,日本東京的緯度大約是36度,北極星的仰角也是36度。臺北緯度約25度,這也是北極星的仰角。接近赤道的新加坡(北緯1.3度),北極星幾乎就在地平線上。 北半球的星星都以北極星為圓心,繞著北極星轉。以北極星為圓心,北極星的仰角(或當地緯度)為半徑,畫一個圓,這個圓內的區域稱為拱極區(circu...

會看星星有什麼用?
科學與新知|
Dec. 04 2023

會看星星有什麼用?

從漁獵生活轉變到農業社會,人類需要具備的能力是了解季節的變換,尤其是種植穀物的時機,太早或太晚都會影響穀物生長和收成。但是在曆法還沒發明前,人類是如何判斷耕種時機呢?最簡單的方法是觀察植物的生長週期,例如臺灣的原住民以莿桐樹花開當作一年的開始。不過每年花開的時間跟氣候有關,降雨、氣溫和陰晴日照都可能會影響花開的時間。另外一個確認季節變換的方法是觀察日出前的星星。 比太陽還早升起的星星 黎明時,東方微亮的地平線上還可以看見星星,比太陽還早一點升起的星星,稱為偕日升(heliacal rising)。最有名的偕日升亮星是天狼星(Sirius),天狼星是全天空最亮星,即使是曙光中也可以看...

南半球有南極星嗎?
科學與新知|
Nov. 04 2023

南半球有南極星嗎?

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可以用北極星辨識方向,那南半球有南極星嗎?現在南半球並沒有南極星,但是現在沒有不表示以前沒有。 塔斯馬尼亞島原住民的南極星 塔斯馬尼亞島位在澳大利亞南方,兩者隔著巴斯海峽,塔斯馬尼亞原住民有一個世世代代相傳的口述歷史:他們的祖先從遙遠北方走到塔斯馬尼亞,然後海水淹沒他們走過的地方,塔斯馬尼亞變成一座島。當時南方的天空曾經有一顆亮星,在天空的位置固定不動。這顆南方亮星聽起來像是靠近天球南極,所以看起來才不會移動,就像北半球的北極星一樣,原住民口中的亮星是一顆「南極星」。 19世紀最早聽聞這個口述歷史的歐洲人覺得很疑惑,因為南半球並沒有南極星,而且塔斯馬尼亞島跟澳...

北極星是哪一顆?
科學與新知|
Oct. 03 2023

北極星是哪一顆?

在有星星的夜晚,仔細觀察會發現星星會逆時鐘畫圓弧,只有一顆例外,那就是北極星。星空中北極星不像其他星會移動,北極星一直在同一位置,所以找到北極星就找到北方。 用一個簡單的方法驗證,把相機或手機用三腳架固定,朝北方長時間曝光。拍完的照片中那顆幾乎不動的星就是北極星,其他的星星以北極星為圓心畫出圓弧軌跡。 北極星為什麼這麼特別?因為地球的自轉軸正好指向它,所以北極星幾乎不動,其他的星則隨著地球自轉而移動。

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終於弄清楚瑪雅日曆
歷史與文化|
May. 03 2023

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終於弄清楚瑪雅日曆

瑪雅日曆是一個複雜的時間系統,由多個較小的日曆組成,在中美洲發展而成。其中,819天週期一直是現代人類學家們感到困惑的一個謎團。然而,來自杜蘭大學的人類學家約翰.林登(John Linden)和維多利亞.布列克(Victoria Bricker)認為他們已經解開了這個謎團。他們的研究方法是觀察瑪雅日曆在45年(即819天的20個週期)而不僅僅是819天的時間間隔中如何運作,並將其與其他天體的會合週期相關聯。 瑪雅日曆是一種標記式的日曆,每個819天週期被標記為四種顏色之一。科學家們最初認為這些顏色代表了基本方位,即紅色代表東方,白色代表北方,黑色代表西方,黃色代表南方。然而,直到1980...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新型恆星
科學與新知|
Feb. 18 2022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新型恆星

由圖賓根大學德國天文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新型恆星,恆星上覆蓋著氦燃燒的副產品,可能是來自於罕見的恆星合併,該研究成果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期刊上。 通常恆星的表面由氫和氦所組成,研究團隊發現的恆星表面卻是覆蓋著碳和氧,而這是氦燃燒的灰燼,這樣的情況令人費解,因為該恆星的溫度和半徑表明它們的核心仍在燃燒氦氣。天文學家為此提供了可能的解釋,猜測發現的新恆星可能是在兩顆白矮星非常罕見的合併事件中形成,白矮星是中低質量恆星演化的最終狀態之一,已耗盡核燃料的緻密天體。 一般...

天文學家:能看到地球的恆星系統有兩千多個
科學與新知|
Jul. 05 2021

天文學家:能看到地球的恆星系統有兩千多個

如果銀河系裡有其他外星生命存在,那他們必須要在這些恆星系統中,才能觀測到地球凌日的現象。 天文學家藉由系外行星(exoplanet)行經母恆星表面時短暫遮掩部分星光的方法,發現了好幾千個「外星世界」,這其實是天體之間位置幾何排列的簡單後果。在過去十年間,藉由觀測這樣的凌日現象,我們了解到在銀河系中的行星數量要多於恆星──而且其中有許多星球都適合生命繁衍。 現在,天文學家正反過來思考星光閃爍的問題。 「當地球擋住來自恆星的光線時,是否也被當成了凌日行星?哪些恆星會把我們當作是外星生命呢?」康奈爾大學的麗莎 .卡坦奈格(Lisa Kaltenegger)提出這樣的疑問,並且在6月...

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科學與新知|
May. 10 2021

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這個暱稱為「獨角獸」的奇特天體是目前發現的最小黑洞之一,可能有助於解決長久以來的天文物理之謎。 最小的黑洞有多大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天文學家數十年來一直試圖盤點我們附近的黑洞。 他們發現了很多大型和中型黑洞──包括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但在這之前卻一直未曾發現小型黑洞的跡象,這也成了天文物理學領域長久以來的未解之謎。 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了目前為止最小的黑洞:質量只有太陽的三倍──而且它與地球的距離只有1500光年,也是離我們最近的黑洞。 這個發現「代表只要擴大搜尋的範圍,我們就有可能發現更多小型黑洞,」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塔林杜.賈亞辛格(Tharindu J...

麥田圈、浮世繪、至尊魔戒?!「星海巡奇」一窺腦洞大開的天文奇景
科學與新知|
Aug. 28 2020

麥田圈、浮世繪、至尊魔戒?!「星海巡奇」一窺腦洞大開的天文奇景

  中研院開放博物館「星海巡奇」特展 宇宙也有麥田圈?重力如何害遠方星系「面目扭曲」,宛如魔戒?磁星會吹熱泡泡,研究員用電腦畫浮世繪?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參與中研院「開放博物館」,研究員們拿出壓箱底的天文美照與研究成果,促成「星海巡奇」線上展覽,滑鼠輕輕一點,即可穿越千萬光年的異世界,飽覽令人腦洞大開的天文奇景!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