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劉庭莉(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新北市福隆沙灘2022年2月1日發現活體革龜擱淺,身上遭廢棄漁網纏繞,經救援處置仍不幸於隔日死亡。解剖採樣後的病理報告指出,網具纏繞持續刺激革龜傷口,系統性感染在擱淺、緊迫和營養不良等因素下,最終形成敗血症導致革龜死亡。
新北市福隆沙灘上2月1日發現有革龜遭廢棄刺網纏繞而擱淺。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2月1日有民眾通報在福隆沙灘發現活體海龜遭廢棄漁網纏繞,頭部及身體遍布多處外傷,海巡署第二巡防區、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MARN救援團隊海洋大學海洋生態暨保育研究室及海保署北基工作站巡查員等人隨即到場處理,經判斷為罕見活體革龜,送往海洋大學救治,隔日被發現在水槽中死亡。
海保署表示,解剖後發現胃部留有食品包裝塑膠袋與麻布袋等廢棄物,口腔內也有細沙,可能有嗆水現象,但難以判斷嗆水時機是擱淺前後。為進一步釐清死因,將解剖採樣的組織,送專業單位進行病理分析。
病理報告指出,從革龜外部皮膚傷口的組織反應推測,革龜遭網具纏繞時間可能大於一週,且因網具纏繞持續刺激傷口,癒合狀況也與一般單次創傷的傷口不同,有明顯的肉芽增生,局部或區域性的感染也反覆出現,加上可能有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問題,發展成系統性感染。
經解剖後發現,革龜胃部留有食品包裝塑膠袋與麻布袋等廢棄物。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另外,革龜解剖時所見的肺水腫和呼吸道白色泡沫,與嗆水所致的肺水腫不符,因此推測革龜更有可能是因低白蛋白血症(Hypoalbuminemia)或血管內皮受損所致。
病理報告說明,切片下可見革龜心臟有急性心內膜炎、敗血性血栓和壞死性腸炎,顯示體內系統性感染在擱淺、緊迫和營養不良等因素下,最終形成敗血症導致革龜死亡。
海保署表示,這隻革龜為雌性,背甲曲線長139公分、曲線寬97公分,革龜在臺灣列入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生物,受《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海保署說明,革龜分布於三大洋,其中太平洋族群數量最為瀕危,臺灣並非革龜產卵地,僅曾有六筆死亡擱淺紀錄,包括本島四筆、金門及澎湖各一筆,本次為首度活體擱淺,革龜樣本將留存作為病理檢驗及研究教育之用。
海保署指出,廢棄物容易造成海洋生物誤食或是被纏繞,導致生物受傷死亡的情況,對於絕大多數的海洋生物產生負面影響,此次革龜的病理報告也顯示,因廢棄漁網纏繞及誤食海洋廢棄物,導致動物長期營養不良,健康狀況欠佳。海保署呼籲,應盡可能減少海洋廢棄物,避免成為海洋生態的潛在威脅。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