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Sep. 13 2024

與Tim同行,探索臺灣

  • 因為嚴格的規範,福山植物園內的動物多半顯得十分放鬆自在,Tim也因此有了幾次新鮮的體驗。左:Tim耐心等待山羌走到他想要的位置。中上:福山的長鬃山羊。中下:水生植物池中的鴛鴦。右:Tim觀察山羌的狀態,判斷山羌可能移動的路線,預先找好適合拍攝的角度。

    因為嚴格的規範,福山植物園內的動物多半顯得十分放鬆自在,Tim也因此有了幾次新鮮的體驗。左:Tim耐心等待山羌走到他想要的位置。中上:福山的長鬃山羊。中下:水生植物池中的鴛鴦。右:Tim觀察山羌的狀態,判斷山羌可能移動的路線,預先找好適合拍攝的角度。

  • Tim為論壇的聽眾帶來了數十年拍照生涯中最精采與最狼狽的時刻,有些環境極端而嚴酷,每一幅影像都耗費了許多心血。(主辦單位提供)

    Tim為論壇的聽眾帶來了數十年拍照生涯中最精采與最狼狽的時刻,有些環境極端而嚴酷,每一幅影像都耗費了許多心血。(主辦單位提供)

  •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及環境學系的許育誠副教授(右)是鳥類專家,是這趟小旅行中最重要的臺灣鳥類與生態知識來源。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及環境學系的許育誠副教授(右)是鳥類專家,是這趟小旅行中最重要的臺灣鳥類與生態知識來源。

  • 同行夥伴在福山水生植物池。包括荒野保護協會、緯創人文基金會及國家地理團隊。(主辦單位提供)

    同行夥伴在福山水生植物池。包括荒野保護協會、緯創人文基金會及國家地理團隊。(主辦單位提供)

  • Tim戴上斗笠,登上屬於宜蘭縣政府的「研究船」,和大家一起划向雙連埤上的浮島。右為許育誠副教授。

    Tim戴上斗笠,登上屬於宜蘭縣政府的「研究船」,和大家一起划向雙連埤上的浮島。右為許育誠副教授。

  • 浮島是水生植物枝葉根莖交纏所形成的厚實草毯,年深日久,上面也長出了許多植物,形成獨特的生態系。Tim拿出手機,拍攝瀕危的馬來刺子莞的花。

    浮島是水生植物枝葉根莖交纏所形成的厚實草毯,年深日久,上面也長出了許多植物,形成獨特的生態系。Tim拿出手機,拍攝瀕危的馬來刺子莞的花。

  • 荒野保護協會的研究員黃閎義(左)在浮島上跟Tim說明,浮島上的野薑花其實會抑制瀕危的木本植物水社柳。

    荒野保護協會的研究員黃閎義(左)在浮島上跟Tim說明,浮島上的野薑花其實會抑制瀕危的木本植物水社柳。

  • 在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中,Tim為每位學員的作品都給了中肯而實用的建議。(主辦單位提供)

    在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中,Tim為每位學員的作品都給了中肯而實用的建議。(主辦單位提供)

  • 因為Tim的來訪,學員們都掌握了難得交流機會。(主辦單位提供)

    因為Tim的來訪,學員們都掌握了難得交流機會。(主辦單位提供)

  • 緯創人文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許育誠副教授、國家地理團隊及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的所有學員和Tim一起在雙連埤。(主辦單位提供)

    緯創人文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許育誠副教授、國家地理團隊及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的所有學員和Tim一起在雙連埤。(主辦單位提供)

1

走遍世界各地拍攝野生動物,並以收錄全世界所有天堂鳥種類的《天堂鳥》及《鳥類星球》 攝影集圈粉無數的國家地理攝影師提姆.雷曼(Tim Laman)受邀擔任2024「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評審,在百忙中抽空來臺擔任頒獎人,並以「鳥類星球」為主題,在攝影論壇中分享了他累積數十年的經驗與精采影像。

因為嚴格的規範,福山植物園內的動物多半顯得十分放鬆自在,Tim也因此有了幾次新鮮的體驗。左:Tim耐心等待山羌走到他想要的位置。中上:福山的長鬃山羊。中下:水生植物池中的鴛鴦。右:Tim觀察山羌的狀態,判斷山羌可能移動的路線,預先找好適合拍攝的角度。

因為嚴格的規範,福山植物園內的動物多半顯得十分放鬆自在,Tim也因此有了幾次新鮮的體驗。左:Tim耐心等待山羌走到他想要的位置。中上:福山的長鬃山羊。中下:水生植物池中的鴛鴦。右:Tim觀察山羌的狀態,判斷山羌可能移動的路線,預先找好適合拍攝的角度。

誠如《國家地理》雜誌總編輯李永適的介紹,如果讀者對國家地理攝影師有刻板印象,像是要在密林中穿梭、出生入死,「把這個想像再乘以三、乘以五、乘以十,這大概就是Tim。」從刊登在2001年1月《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創刊號上的初試啼聲之作〈雨林滑翔客〉以來,Tim在全球讀者心目中的地位根本就像是生態攝影界的湯姆.克魯斯,他也毫不藏私地在論壇及往後的行程中分享了自己究竟付出多少心血,才能拍到這些震撼的畫面。

像是大天堂鳥(Paradisaea apoda)會選擇在樹冠層上方的裸露枝條求偶,所以他必須先爬上幾十公尺高的樹冠,確認可能上演精采好戲的枝條,構思他想要的角度與構圖,再以純天然的材料如藤蔓、樹葉,編織搭建出完全融入樹冠層的偽裝帳,一待就是好幾天,直到鳥兒開始放心求偶。又或是拍攝在委內瑞拉紅樹林潮間帶覓食的美洲紅䴉(Eudocimus ruber)時,他自己做了一個木頭平臺,以大輪胎為底座,再加上偽裝帳,在泥灘中奮力跋涉推行、推到選定的位置之後,躲在平臺與偽裝帳中過夜,等待不知情的鳥兒清晨來覓食。哪知他錯估了漲潮水位,半夜醒來時竟然發現平臺已經泡在水中……

Tim為論壇的聽眾帶來了數十年拍照生涯中最精采與最狼狽的時刻,有些環境極端而嚴酷,每一幅影像都耗費了許多心血。(主辦單位提供)

Tim為論壇的聽眾帶來了數十年拍照生涯中最精采與最狼狽的時刻,有些環境極端而嚴酷,每一幅影像都耗費了許多心血。(主辦單位提供)

但最激勵人心的,或許是他在印尼森林底層追蹤華美天堂鳥(Vogelkop Lophorina)時意外發現兩處不同山脈的華美天堂鳥已經演化成兩個幾乎完全不同的物種,為這世界再添了一種天堂鳥。講座中看到的不只是絕美的鳥類影像,還有影像背後那個在潮間帶泥濘中、在看不到地面的數十公尺高枝上,或是在蓊鬱無路的叢林間那個灰頭土臉、模樣狼狽的攝影師,還有他為這些第一手觀察所投注的心力、所經歷的危險。

 

臺灣小旅行

上一次Tim來臺灣,是40年前大學畢業時和好友前往中國旅行之前的短暫過境。也因此,這次為了讓Tim在短短兩天的行程中也能淺嘗一下臺灣的自然景致,國家地理團隊、獨家贊助本次攝影大賽的緯創資通/緯創人文基金會,以及荒野保護協會,特別邀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的鳥類專家許育誠副教授同行,和Tim一起參訪位於宜蘭中海拔山區的林業試驗所福山研究中心,並在位於福山半山腰的雙連埤國家級溼地、也是攝影大賽影像故事工作坊的舉辦地點短暫停留,和工作坊的學員交流,也認識守護雙連埤的荒野保護協會夥伴,希望能讓Tim看到臺灣在生態保育方面的民間與學術力量。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及環境學系的許育誠副教授(右)是鳥類專家,是這趟小旅行中最重要的臺灣鳥類與生態知識來源。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及環境學系的許育誠副教授(右)是鳥類專家,是這趟小旅行中最重要的臺灣鳥類與生態知識來源。

全臺海拔最高的植物園

福山研究中心最廣為人知的,或許就是每天限制入園人數、每年固定休園讓動植物休養生息的福山植物園了。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這座研究中心同時也維護管理著重要的水源保護區與哈盆自然保留區,是極重要的森林研究基地,也是林業試驗所轄下最年輕的植物園。助理研究員林建融在為Tim介紹時指出,福山地處東北季風吹拂範圍內,600公尺高的海拔,加上東北季風帶來的水氣,是林試所轄下植物園中氣候最涼爽、也較潮溼的地方,獨特的環境條件,讓這裡成為林試所重要保種計畫「方舟計畫」的重要保種地點,庇護著對環境變化十分敏感的多種瀕危植物。

建融說,方舟計畫最重要的就是設法整合全臺灣的保種力量,希望讓野外採集不要重複發生,並整合出最適合的地點進行植物移地保育。目前全臺灣1000多種瀕危植物,在福山的方舟計畫溫室中就有600多種,其中包括曾經生長在雙連埤的數種瀕危水生植物,例如靠勾住候鳥羽毛傳播的小果菱和野菱,還有石龍尾、絲葉狸藻等等。荒野保護協會在雙連埤復育了許多當年搶救下來的水生植物,並將其中一部分移往福山植物園保種。

 

Tim的第一次

野外經驗豐富的Tim,竟也在福山體驗了好幾個第一次。傍晚時分,他一邊和許育誠副教授聊著福山地區獨特的生態環境與常見的鳥類,一邊透過隨身攜帶的望遠鏡,確認了在水池遠處安靜休憩的是幾隻鴛鴦,他搖搖頭,說自己從來沒有在野外環境看過鴛鴦,「之前看到的都是在動物園或圈養環境中。」而他更期待在第二天日出前後再訪,看看能否捕捉到鴛鴦游泳的畫面。「我確認過了,明天日出時間是五點半。」他口氣冷靜,卻展現出對難得目標的主動積極。

同行夥伴在福山水生植物池。包括荒野保護協會、緯創人文基金會及國家地理團隊。(主辦單位提供)

同行夥伴在福山水生植物池。包括荒野保護協會、緯創人文基金會及國家地理團隊。(主辦單位提供)

因為從開園以來就嚴格管制人類干擾,福山植物園內的山羌、獼猴和長鬃山羊等哺乳動物都是出了名的不太在意人類。果然走入園區沒多久,就遇見一隻悠閒吃草的山羌。所有人都停下腳步,拿出相機、手機和望遠鏡,靜靜觀察。Tim低聲說,30多年的野外攝影生涯,他也就只有用自動相機拍到過一張山羌照片,從來沒看過這麼自在的山羌,而他也完美預測了山羌吃草與行走的方向,安靜緩慢地移動到能捕捉最佳畫面的角度與位置,展現了預判動物行為的深厚功力。聽到福山的臺灣獼猴會和山羌互動、甚至幫山羌理毛,更是讓Tim嘖嘖稱奇。因為Tim的太太Cheryl Knott是靈長類動物學家,他從未聽說過這樣的行為,確定他太太會非常有興趣了解這種現象。在親眼看到福山研究人員拍攝的山羌與獼猴互動影片之後,想必讓Tim對福山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雙連埤與全臺唯一浮島

Tim停留的另一個地點,就是位於海拔約470公尺處的山中湖泊雙連埤。過去這裡曾擁有全臺灣三分之一種類的水生植物,但20多年前因為開發造成了大量水生植物消失,最後由宜蘭縣政府向私人地主買下、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與國家級重要溼地。從一開始就關注雙連埤發展的荒野保護協會,在湖畔建立了保育基地,持續守護至今。

雙連埤最獨特的景觀,或許就是湖面上那處面積約4公頃、目前全臺唯一的天然浮島了。這片浮島其實是由漂浮在湖面的多種水生植物根莖交織纏繞,經歷長久時光和腐植質累積而形成的厚實草毯。年深日久,草毯也成為其他動植物的家,甚至包括大型喬木如水社柳。過去每逢強風吹襲,浮島的位置就會移動。目前浮島屬於管制區域,必須經過申請才能登島調查。在身為國家重要溼地委員的許育誠副教授陪同下,Tim也登上了浮島,了解雙連埤獨特的溼地生態。

Tim戴上斗笠,登上屬於宜蘭縣政府的「研究船」,和大家一起划向雙連埤上的浮島。右為許育誠副教授。

Tim戴上斗笠,登上屬於宜蘭縣政府的「研究船」,和大家一起划向雙連埤上的浮島。右為許育誠副教授。

浮島是水生植物枝葉根莖交纏所形成的厚實草毯,年深日久,上面也長出了許多植物,形成獨特的生態系。Tim拿出手機,拍攝瀕危的馬來刺子莞的花。

浮島是水生植物枝葉根莖交纏所形成的厚實草毯,年深日久,上面也長出了許多植物,形成獨特的生態系。Tim拿出手機,拍攝瀕危的馬來刺子莞的花。

荒野保護協會的研究員黃閎義(左)在浮島上跟Tim說明,浮島上的野薑花其實會抑制瀕危的木本植物水社柳。

荒野保護協會的研究員黃閎義(左)在浮島上跟Tim說明,浮島上的野薑花其實會抑制瀕危的木本植物水社柳。

大師點評

這次國家地理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舉辦的地點就是雙連埤,在荒野夥伴的協助下,工作坊帶領學員深入了解這處珍貴的溼地,以及在地面臨的各種挑戰。因為Tim的來訪,學員們掌握難得的交流機會,有好幾位全程以英語介紹自己作品背後的故事,Tim也對大家的構圖、角度、甚至色彩的安排,分別給予精闢的建議。

在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中,Tim為每位學員的作品都給了中肯而實用的建議。(主辦單位提供)

在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中,Tim為每位學員的作品都給了中肯而實用的建議。(主辦單位提供)

因為Tim的來訪,學員們都掌握了難得交流機會。(主辦單位提供)

因為Tim的來訪,學員們都掌握了難得交流機會。(主辦單位提供)

聊起野外生態攝影最困難的地方,他說,是要先找出對的角度、對的高度和對的方向,並預先勾勒出想要的構圖。待一切決定之後,剩下的就是等待。但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能預測動物的下一步,這就必須仰賴多年的觀察經驗。像是鳥類在做特定動作之前都會有些徵兆,也就是預備動作。不管是要飛行、要求偶、還是要打架,只要觀察多了,就能抓準時機,搶先按下快門。

最後,有學員問了Tim一個問題:「如何平衡對攝影的熱愛及現實生活?」Tim說,當你有無論如何都想拍攝的計畫,那就去拍吧。在面對現實生活時,他其實也會接一些人文或紀實的拍攝工作,但一定會保留時間進行自己的計畫。

或許就是因為有《國家地理》雜誌的存在,才能支持像Tim這樣的攝影師、冒險家去進行各種艱困的攝影計畫,並讓全世界讀者看到自己去不到的地方所發生的種種,同時也激勵更多後起之秀追隨這樣的精神。Tim說,看到自己的攝影作品激勵了年輕人,還有工作坊學員與荒野夥伴對自然保育的熱情與投入,令他十分感動。但我們更感謝Tim的不藏私分享,在短短兩天內為聽眾與學員,帶來了許多珍貴的洞見。

緯創人文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許育誠副教授、國家地理團隊及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的所有學員和Tim一起在雙連埤。(主辦單位提供)

緯創人文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許育誠副教授、國家地理團隊及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的所有學員和Tim一起在雙連埤。(主辦單位提供)

NOV. 2024

AI世紀革命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

AI世紀革命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