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瘋狂追求經濟成長與消費的20世紀以後,世界各國紛紛慢下腳步,回頭檢視人類與地球的關係。人類逐漸意識到地球與人類是一體的,無止盡地消耗地球資源,只會造成環境的破壞。而沒有了支撐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人類終究無法獨自存在於地球上。近年來,人類行為造成地球暖化並引起種種現象,更是一視同仁地影響到所有生物。難以撲滅的亞馬遜雨林火災,就是為了因應人類的胃口、濫墾雨林而造成的後果。
聯合國提出了里山倡議,強調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概念,而在海島臺灣,我們面對的挑戰就是要維護這片土地的穩定與永續。里山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人類不能獨佔自然資源,必須為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生物留下活動空間,才可能維持生態金字塔的穩定。過去為了追求大量生產與快速獲利,農藥與化肥成了最方便的工具,但長久下來,不但會造成地力衰竭,也會影響周邊生態環境,更別說農民與消費者的健康了。
水梯田依著山勢開闢,面積狹小,無法使用大型機械加速農事,但緩慢的步調也為田間生物保留下一線生機,有足夠時間恢復成長。(攝影:陳郁文)
從有機到友善
有許多人已經意識到這種狀況,很早便開始推動有機栽種,強調不使用農藥化肥,不但能照顧土地,也照顧了農民和消費者的健康。這樣的案例遍及全臺各地,同時也透過各種分享,嘉惠許多社群。若能將這些努力串聯起來,能成為更大的力量。農委會提出的國土生態綠網政策,便是由政府單位主導跨部會合作,重新盤點所有生態保留區周邊可整合利用的土地,像是將閒置的公有地整合為生態廊道,讓里山動物能安全地移動到其他棲地;而採用有機或友善環境耕作方式的農田,更是國土生態綠網的重要節點,在臺灣各角落發揮固定與支持當地生物族群的功能。
所謂的友善環境耕作方式,不只是像有機栽種一樣不採用農藥與化肥、除草劑,而是更進一步地提供生物可以覓食、棲息的友善環境,朝農田生物多樣性的目標發展。經過農友與學者多年觀察發現,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約會有三分之一收成要貢獻給大自然,換來的卻是生態豐富、健康的環境,還有珍貴的動物行為觀察資料。留下來的三分之二收成,則可因為綠色保育標章的認證,為農友帶來更好的收益。
田鱉米田區休憩小屋的牆上貼著之前為宣導淺山保育所製作的巨幅海報,介紹通霄一帶的兩大明星物種:石虎與大田鱉,還有牠們所需要的生存環境。和藹的田鱉阿伯聊起當初發現大田鱉的過程、大田鱉特殊的雄性護幼生活型態,仍津津樂道。(攝影:陳郁文)
長期協助楓樹窩推動石虎米品牌與友善環境耕作方式的林務局技正余建勳說,他在做的其實是「改變人心的事」,努力改變大眾對石虎的誤解與根深柢固的偏見,並鼓勵採取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不使用農藥和毒鼠藥及獸鋏,以提高田間的生物多樣性,也等於是增加了石虎、食蟹獴、鼬獾等捕食動物的食物來源。裝設在友善田區周圍的紅外線攝影機所拍攝到的畫面,就是最好的回饋。(攝影:余建勳)
廢棄物新生命
農委會同時也大力推動循環農業,希望能為農業廢棄物找到新的運用方式,發揮更大的價值,而不是直接成為垃圾,再次造成土地負擔。像是畜牧業以農產格外品加入飼料,可培育出營養加分的畜產品;產生的沼氣也能用於發電供自用或躉售。另外像是以生活廚餘製作堆肥、利用生物炭進行土壤改良等等,都是為農業廢棄物找到新用途的例子。政府希望能透過科技,將現行的農業廢棄物化為可利用的農業資材,重新投入農業生產,最終達到零排放、零廢棄物、零汙染的目標。
頭城農場董事長秘書莊幼惠原本為設計師,因為喜歡山林潛水等自然生活,來到農場在體驗教育區教導前來農場體驗的民眾,如何善用廢棄資材製作各種實用又美觀的創意生活品。(攝影:林韋言)
永隆畜牧場在農場主人張勝哲的精心經營之下,自創「花田喜彘」品牌,以「橄欖六白豬」為臺灣高品質豬打出名號,強調「從安全直達美味」及「牧場直達餐桌」的理念,肉品深受許多米其林星級餐廳、名廚及消費者的喜愛。(攝影:林韋言)
保護森林也開創生機
農業觀念進入21世紀的同時,林業也面臨了轉捩點。臺灣擁有將近60%的森林覆蓋率,林農的收入卻不多。在林務局的召集下,經過產官學三方合作研究之後,目前已開放段木香菇及木耳、林下養蜂與金線連栽植為第一波的林下經濟作物,同時也持續研究栽植其他作物的可能性。在維持森林棲地完好與安全的同時,又開創了其他財源,若能結合在地加工與生態旅遊,將會是活化偏鄉經濟的大好契機。
我們或許救不了亞馬遜的火災,但我們可以不要成為下一個亞馬遜。選擇綠色保育標章的農產品,在你吃下的每一口食物背後,還有另外三分之一是獻給了這片大地,餵養了里山生物、也穩定了生態金字塔,保障了這片土地的永續與未來。
阿禮部落的古秀慧(右)在今年九月份迎來了金線連的第一次收成。按照林試所研發的栽植方式,分別置於數個不同環境中測試。過去數月屏東常下大雨,唯這處半日照、排水良好的舊梯田產出了最肥碩的金線連。原本是臺中人的廖晉翊(左)因為跟著協助部落發展而捨不得離開,如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繼續留在這片山林跟部落一起發展養蜂與各種森林作物。(攝影:陳郁文)
→ 自然平衡,農業永續
(農委會特別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