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7月4日下午3點,一隻長110公分、重130公斤的革龜被發現擱淺於恆春萬里桐潮間帶。這隻虛弱的革龜帶有前肢缺損的舊傷,外表也出現擦傷,雖立即移送海生館醫治,遺憾的是,5日上午6點50分左右仍不治死亡。
革龜是神秘的大型海洋生物,生活在我們平時難以觸及的遠洋,只有不幸擱淺時才進入眾人的視線。此次是臺灣第三例革龜活體擱淺紀錄,獸醫師透露,這是一隻公的亞成青年龜。在僅有的革龜文獻資料中,又添一筆珍貴訊息。面對族群失守的瀕危物種,每一次的擱淺事件發生,我們做好接住的準備了嗎?
本月在屏東縣萬里桐發現罕見活體革龜擱淺。圖片來源:海保署
臺灣第三例活體擱淺革龜 搶救後仍不治死亡
海生館生物馴養組助理研究員、獸醫師李宗賢受訪表示,這隻革龜的活力、體態都還可以,不過因爲體型龐大,搬運過程不僅需要擔架,連平常檢查海龜的X光室都容納不下。
當天救治到晚上11點多,因重量過重,團隊將牠放置在泡棉軟墊浮於水面,打算隔天慢慢將水位放高、評估革龜是否能潛水,並安排其他移動式X光儀器檢查,但隔天仍不幸死亡。「其實我們也很訝異」,李宗賢說,團隊已安排解剖工作,等後續病理報告出爐,才能判斷確切死因。
醫療團隊為革龜外表擦傷清創後暫時放置淺水中休養,但隔天卻發現不治身亡。圖片來源:海保署
革龜(學名:Dermochelys coriacea)又稱為棱皮龜、三菱龜,為海龜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重可達300~500公斤。臺灣每年有超過300隻海龜擱淺,但革龜占比極低。
革龜的特殊在於沒有硬殼背甲,背甲上多為五道隆起的稜脊,頭部及四肢也沒有鱗片,全身是由皮革狀的皮膚包覆。革質皮膚雖是革龜獨一無二的特色,卻也比其他海龜更容易吃到苦頭。李宗賢指出,革龜整個背甲都是柔軟的,全身幾乎沒有堅硬構造,無論被漁民誤捕或是擱淺,都非常容易受傷。
臺灣並非革龜產卵地,過去留下六筆死亡革龜擱淺紀錄,包括本島四筆、金門及澎湖各一筆。活體擱淺僅有三例,包含2012年發現後,成功於高雄外海野放的唯一革龜追蹤繫放先例;去年2月於新北福隆沙灘發現,最後仍因敗血症死亡的一例;以及本月4日發現的革龜。
漁業跟盜獵 革龜當前最嚴峻威脅
過去革龜受人為獵捕影響至今,整體族群數量嚴重下降;而現代化漁業活動的頻繁干擾,則是革龜當前面臨的嚴峻威脅。
革龜在臺灣屬於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生物,目前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都有革龜族群分布,太平洋族群又可分為東太平洋與西太平洋兩群,數量最為瀕危。李宗賢說,儘管大西洋革龜族群狀態相對好一些,三大洋的革龜數量「整體來看都不太妙」。
革龜生活範圍廣,至今在許多地區還是存在盜獵的問題。「其他污染、疾病都是相對資料比較少的,顯而易見的威脅是漁業跟盜獵」,李宗賢說。
革龜是體型最大的一種海龜,體重可達300~500公斤。圖片來源:Wikipedia (CC BY-SA 3.0)
龐大的身軀難免讓人想像,革龜的「靈活度」應該比不上其他海龜吧。事實上,革龜前肢與身體的比例是所有海龜中最長的,讓牠們游泳及潛水表現更加優異,加上太陽升起時,重要食物來源的浮游生物會回到深海,革龜必須深潛才能填飽肚子,堪稱是潛水能力最強的海龜。
另一方面,正因革龜喜食水母、浮游生物,這點也成為人工飼養的一大挑戰。李宗賢說,其他海龜可餵食容易取得的魚肉、深色蔬菜等,但革龜食物來源取得不易,加上體型龐大、食物量多,一般收容中心更是難以應付革龜的長期救傷。
即便具備強大潛水能力,仍無法每一次都成功避開誤捕與盜獵危機。
4日擱淺革龜其實不是母龜 解剖彌補文獻不足
革龜不只在臺灣少見,國際各國處理革龜擱淺的經驗也都極少,「其實收到這個動物應該有個底,要儘快送出去。」
李宗賢回憶,自己在海生館服務十幾年來,也只接觸過2012年那隻活體擱淺的革龜。雖然臺灣的革龜擱淺紀錄屈指可數,但這是因為革龜擱淺大多發生在遠洋漁業的誤捕,大海上業者唯一的處理方式是盡快去除魚鉤或魚線,直接釋回海裡,從來沒有機會進入收容系統。
此次同為活體擱淺的革龜,雖然不幸離開,但死亡解剖仍有助於研究的推進。李宗賢提到,解剖可以提供我們很多資訊,一來確定海龜死因,二來則是為了更了解牠們,例如這隻革龜尾巴短短的,容易誤判為母海龜,但解剖後觀察性腺才發現其實是男生;另外,依文獻中的革龜最小成熟體型數據,光從外觀會誤判這隻革龜已達性成熟,但透過性腺觀察才能確定,原來牠屬於還未成年的亞成龜。
透過解剖工作獲得的資訊,一來能確定海龜死因,二來則是讓我們更了解牠們。圖片來源:海保署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