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環保署一次性飲料杯減塑新政7月1日上路,業界如何看待頗受關注,綠色和平昨7月5日公布一份2021年針對臺灣九大餐飲服務大型連鎖業者的調查,指出餐飲業界普遍認同減塑是國際趨勢,但認為目前政策仍有三大問題,如自備容器比例低、清潔規範不足及政策落實不一致。
綠色和平昨也邀集立委王婉諭、循環杯業者等人舉行記者會,指出循環杯成本過高、建置站點不足等問題。綠色和平呼籲,產業期待更明確的減塑路徑,「臨時抽考」形式的政策只會難以應付,且應如同塑膠袋收費,導向一次性塑膠強制付費取得,成立減塑基金,挹注未來產業轉型。
餐飲連鎖業者:減塑是趨勢,但政策難因應、有如「臨時抽考」
綠色和平於2021年下半年調查臺灣九大餐飲服務大型連鎖業者,包括連鎖手搖飲料、咖啡、速食等產業中的代表性業者、產業公協會,以及循環服務提供業者等,分店數共計約2000家。調查結果發現,業界認為目前仍有三大問題,包括自備容器比例低、清潔規範不足及政策落實不一致。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唐安說明,業者普遍認同國際減塑趨勢與現行政策,但認為政府提供的資源不足、缺乏配套措施,禁用一次性塑膠政策有如「臨時抽考」。他舉例,循環容器產業雖為全球推動減塑的關鍵新角色,在臺灣卻面臨人力資源匱乏、技術設備參差不齊、媒合平臺不足等問題。
唐安也指出,環署法規常授權地方各自訂定減塑期程,但國內許多大型連鎖企業門市遍布全臺,業者難以依個別縣市調整店內規範;此外,限塑政策管制對象及方式複雜,加上對業者及民眾教育宣導推廣的積極度與力道不足,造成業者及民眾的資訊混亂。
綠色和平公布餐飲服務業界執行減塑政策的情形調查,發現政府如「臨時抽考」的禁用一次性塑膠政策始終困擾業界。攝影:廖禹婷
循環杯成本高昂 業者需吸收成本 甚至補貼餐飲業者
7月1日上路的飲料杯限用新制中,政府授權店家可向消費者收取「一次性飲料杯」的費用,但大多數店家仍直接推出自備杯5元折扣,少有額外收費製造法規的5元價差。不過,新制對循環杯推動並不友善,對通路而言,紙杯或塑膠杯的成本較低,對消費者而言,自帶杯可享有額外的優惠折扣,因此循環杯推動難度相當高。
循環杯業者「環海淨塑」行銷業務總監賴俊谷坦言,循環杯成本高,為了將循環杯成本壓低至與一般紙杯接近,處在「(循環杯)業者去補貼(餐飲)業者」的現況。
賴俊谷解釋,循環杯系統的軟、硬體開發成本高,目前尚未規模化的循環杯成本每個約20至25元,餐飲業者還必須額外支付清洗費用給循環杯業者,一般咖啡業支付每個高達25元的循環杯費用,「是不可能的」,只能由循環業者自行吸收成本。他指出,比起政府直接補貼產業,更應該從政策法令面向著手,例如要求餐飲業者向消費者收取最低1元起的一次性飲料杯費用。
根據綠色和平去年的調查,也有超過半數業者贊同對一次性塑膠收費,並支持由政府或第三方成立「減塑基金」協助產業推動轉型。
王婉諭以丹麥經驗為例,當地一次用塑膠袋需以約新臺幣20元購買,民眾自備購物袋的比例高,也沒有任何商店提供免費塑膠袋,彰顯出臺灣目前塑膠袋的價格過低,及國人自備購物袋的比例始終不高的現況。
目前店家大多祭出「自帶杯減5元」的優惠,但循環杯成本過高,因此有導入循環杯系統的業者通常難以再給予折扣。攝影:廖禹婷
手搖飲品牌眾多、歸還站設施不足 也成循環杯推動難題
循環杯歸還站的設置仍不普及,也是業者認為的難題之一;此外,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4月的飲料店數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約6%,難以由循環杯業者自行一一接洽。
循環杯業者「杯特」執行長丁啟詔建議,政府應在「人流節點處」如捷運站或辦公大樓,設置「像是YouBike站點公共建設」的循環杯歸還站,讓使用者方便歸還,才能真正養成大眾使用習慣;且國內手搖飲品牌眾多,政府應該協助媒合,促使更多飲料品牌導入循環杯系統。
對此,環保署回收基管會組長連奕偉則承諾,將協助業者跟飲料業者進行對話。他也強調,環保署正在積極規劃我國的「減塑藍圖」,未來將納入國際趨勢及國內減塑實際進展,作為參考。
循環杯業者「環海淨塑」行銷業務總監賴俊谷(左)、「杯特」執行長丁啟詔(右)。攝影:廖禹婷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