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4 筆相關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環保署一次性飲料杯減塑新政7月1日上路,業界如何看待頗受關注,綠色和平昨7月5日公布一份2021年針對臺灣九大餐飲服務大型連鎖業者的調查,指出餐飲業界普遍認同減塑是國際趨勢,但認為目前政策仍有三大問題,如自備容器比例低、清潔規範不足及政策落實不一致。 綠色和平昨也邀集立委王婉諭、循環杯業者等人舉行記者會,指出循環杯成本過高、建置站點不足等問題。綠色和平呼籲,產業期待更明確的減塑路徑,「臨時抽考」形式的政策只會難以應付,且應如同塑膠袋收費,導向一次性塑膠強制付費取得,成立減塑基金,挹注未來產業轉型。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毒塑膠」PVC食品容器將率先退場。環保署11月15日預告草案,將自2022年11月1日起禁止含有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簡稱PVC)的包裝容器或餐具製品,用於裝填食品、飲料、酒類或藥物。長期關注PVC危害的看守臺灣協會對此給予正面評價,但也呼籲環保署,PVC材質應用廣泛,應擴展至其他項目如建材、家具等,也應盡速將更多PVC商品公告為應回收項目。
「我們為天然資源越來越少而傷心,地球為我們破壞資源而哭泣。」野火、熱浪、暴雨、乾旱、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地球極端氣候變遷的衝擊和大自然的反撲,不只帶來天災,可能也會讓天然資源不足、76%物料倚賴進口的臺灣,面臨糧食及國安危機。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循環永續、與大自然共榮共生,已在人們心中敲下警鐘。
Photo By Alex Brown from flickr, CC licensed 塑膠汙染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議題,臺灣2018年也順應國際潮流,端出新一波限塑政策,目標是2030年全面禁塑。除了塑膠袋外,其他塑膠製品也即將成為被限制對象。然而環保署最近預告的塑膠吸管限制草案,卻引發爭議。 延伸閱讀:臺灣新限塑政策起跑半年,成效如何? 環保署2018年6月初預告的草案內容1根據規定,環保署6月8日提出的限塑膠吸管是「預告」,從預告到正式公告中間還有60天。負責塑膠吸管限制草案的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技正鄧丕信表示,60天的期間內,環保署會召開公聽會,對於草案內容有疑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