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Mar. 03 2021

愛自拍的遊客可能會害野生大猩猩染上COVID-19與其他疾病

  • 在盧安達的火山國家公園(Volcanoes National Park)裡,眾人爭相拍攝一隻山地大猩猩。這種動物會感染人類疾病,所以就保護牠們而言,保持距離和其他措施都是很重要的。PHOTOGRAPH BY CHRISTOPHE COURTEAU, NATURE PICTURE LIBRARY, ALAMY STOCK PHOTO

    在盧安達的火山國家公園(Volcanoes National Park)裡,眾人爭相拍攝一隻山地大猩猩。這種動物會感染人類疾病,所以就保護牠們而言,保持距離和其他措施都是很重要的。PHOTOGRAPH BY CHRISTOPHE COURTEAU, NATURE PICTURE LIBRARY, ALAMY STOCK PHOTO

1

研究人員發現,遊客在Instagram上與大猩猩的自拍照中,絕大部分都違反了旨在保護這些瀕危大猿的社交距離規範。

COVID-19並不只是人類疾病——動物也可能會感染。到目前為止曾被感染的物種包括有家貓、獅子、老虎、貂和狗。1月時,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有三隻大猩猩檢測出COVID-19陽性,是非人類靈長動物的首批案例。

這些大猩猩——可能是因為遭到無症狀的照護員傳染——已經痊癒,有接受部分醫療協助。49歲的大猩猩群首領溫斯頓,原本就有潛在的心臟疾病,結果發展成肺炎,醫生開了抗生素、心臟病藥還有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療法。

AD

ads-parallax

大猩猩會遭冠狀病毒感染,學者並不意外,因為人類和靈長類極為相似,而靈長類包括有大猩猩、黑猩猩和紅毛猩猩。現在他們擔心的,是野外的這些動物也可能接觸到COVID-19。

一項發表在科學期刊《人與自然》(People and Nature)中的新研究顯示,這種風險是真實存在的。

為了解在這些瀕危靈長類所棲息的三個國家——烏干達、盧安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中,觀光客和野生的山地大猩猩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近,有一個科學家團隊分析了在大流行爆發之前觀光客跟這些動物的自拍照。他們發現,大部分人貼的照片中,他們跟大猩猩的距離都近到超出許可,通常近到能傳播像是冠狀病毒之類的疾病。

「我們看到的,是大家未必會乖乖遵守規則,而在過去七年期間,觀光客和大猩猩之間的平均距離已經愈來愈短,」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講師、也是《人與自然》中該篇研究共同作者的瑪格達蓮娜.斯文森(Magdalena Svensson)說。

監督野生物種狀態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行了野生大猿觀光產業的最佳措施指導原則,建議和這些動物保持至少7公尺距離,而且要戴口罩。烏干達、盧安達和剛果人民共和國在大流行之前就已經採取了這項7公尺規則,不過只有剛果人民共和國要求要戴口罩。

大猩猩觀光業現在已經開始營運,不過有容量控管,而且也有比大流行之前更嚴格的保護措施。但斯文森警告,如果沒有進一步嚴格執行並加強這些規範,這些動物就會處於感染COVID-19的極大風險中。

「我們不希望停掉大猩猩觀光業,或不讓大眾去看這些不可思議的動物,但我們希望盡可能保持大家的安全。」她說。

處於感染風險之中

觀光業是靈長類保育的一大利多,會帶來能支持保育努力與當地經濟的重要資金。因為觀光業會讓觀光客和巡邏員進入動物所在地區,也讓當地人看到了維持大猿健康生活的價值,因此也有助於讓盜獵者遠離。

但因為我們和大猿在遺傳上非常相似,人類常傳染一些疾病給牠們,從大腸桿菌、疥瘡、梨形鞭毛蟲到肺炎都有。

呼吸系統疾病特別難熬。有好幾種通常會在人類身上引起類似感冒症狀的病原體,對大猿來說卻可能致命——這類病毒是某些族群的主要致命因素。像是在2016和2017年,烏干達基巴萊國家公園(Kibale National Park)的黑猩猩群中爆發了人類的呼吸道疾病,光是在一個為數205的族群中,就造成了25隻黑猩猩死亡、44%的個體受感染。

聖地牙哥動物園的大猩猩是已知第一批在實驗室以外感染COVID-19的靈長類。科學家在實驗上已經確定非洲綠猴、恆河猴、食蟹獼猴都會感染這種病毒,並出現嚴重症狀。

「幾乎可以確定所有大猿類和多種猴子都很容易受COVID-19感染並生病,」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的流行病學家東尼.戈柏格(Tony Goldberg)說。

如果野生大猩猩感染了COVID-19,幾乎可以確定牠們會比聖地牙哥動物園內的圈養動物更嚴重,因為動物園裡的動物有「絕佳的獸醫照護,」戈柏格補充道:「這可能會在大猩猩家族間迅速擴散,因為牠們總是一起行動。」

有創意的研究

斯文森和同事們有興趣的,是想去看大猩猩的人是否能嚴格遵守IUCN的規範。因為目前有旅遊禁令,所以他們在Instagram上搜尋關於觀光客在野外是否會遵守規範的深入資訊。「我們努力以創意進行有益於靈長類保育的研究,即使是[遠距]。」斯文森說。

這項利用主題標籤(hashtags)「#大猩猩之旅」和「#追蹤大猩猩」所進行的研究,找出了從2013到2019年間跟山地大猩猩一起拍攝的858張自拍照。斯文森和同事個別估算每一張照片中大猩猩和攝影者之間的距離。如果他們的估計有顯著差異,就會找第三位同事來判斷距離。

這項結果所展現的,並不是所有觀光客在野外面對現存約1000隻左右的山地大猩猩時所有行為的全貌,但確實指出了有相當多人並沒有遵守規則。在這858張自拍照中,有86%是在距大猩猩4公尺內拍攝,而另一方面,只有3%的照片是按照要求、在至少7公尺以外拍攝的。其中25張照片中,人都已經碰觸到大猩猩了。

觀光客似乎是偷偷摸摸地靠這些大猿愈來愈近:在所研究的這六年期間,人和大猩猩之間的平均距離減少了約90公分。

學者也檢視了自拍照中使用口罩的狀況。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也就是要求戴口罩的地方,他們發現有65%的人有戴口罩。在沒有強制戴口罩的烏干達和盧安達,拍自拍的人沒有一個戴的。隨著田野調查和野生動物觀光業慢慢恢復開放,盧安達和烏干達現在也都要求要戴口罩,並且把安全距離從7公尺增加為9.7公尺。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改變是不是永久性的。(帶訪客去看大猿的國家地理遠征團均遵守政府野生動物當局所訂定之安全規範。)

「應該好好稱讚一下這篇研究的作者,因為他們把自拍照視為未經妥善運用的資料來源。」並未參與這篇研究的戈柏德說:「光靠訪問觀光客和導遊,很難取得和野生猿類相遇時的正確資訊,而照片可以揭開這些旅遊經驗的不同方面,而且這若不靠照片,是很難看出來的。」

改變的機會

自拍照研究所揭開的問題,並不是只有大猩猩碰到,戈柏德補充說。在2018年,紐約城市大學的研究生、也是和戈柏德合作的達西.葛萊瑟(Darcey Glasser),在烏干達參加了101次的賞黑猩猩行程,觀察到超過900起觀光客在黑猩猩區域進行可能散布疾病的生理行為──像是咳嗽、打噴嚏、小便、吐痰等等。葛萊瑟在2021年一月發表的報告中也描述,他觀察到幾千次觀光客去觸摸黑猩猩可能碰到的樹幹或樹枝。雖然碰觸樹木並未違反任何現行法規,但這也是疾病可能傳播的許多種模式之一,只要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就能減少。葛萊瑟總結說。

斯文森說,她希望冠狀病毒大流行能有助改善靈長類觀光業的規範與執行。她說,口罩現在已經是常態,也很容易就能列為所有觀察靈長類活動的強制配備。

葛拉蒂絲.凱勒瑪-奇古蘇卡(Gladys Kalema-Zikusoka)是烏干達非營利組織、旨在促進人類與大猩猩及其他野生動物共存的「從公衛做保育」(Conservation Through Public Health)的獸醫兼創辦人,她也希望COVID-19能為積極的改變提供推動力。

「這項研究結果對創造負責任的大猩猩、黑猩猩與紅毛猩猩觀光產業會非常有用,也能應用到其他靈長類動物身上。」她表示。

 

延伸閱讀:瀕危靈長類面臨感染COVID-19的高風險 / 世界首例:加州動物園有數隻大猩猩檢測出COVID-19陽性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