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Covid-19

共 133 筆相關資料

是否又該戴口罩了?EG.5 COVID變異株正在美國大幅增加
科學與新知|
Aug. 28 2023

是否又該戴口罩了?EG.5 COVID變異株正在美國大幅增加

這種最新型的SARS-CoV-2病毒株正在全球各地持續增加,使愈來愈多人就醫。「我們應該非常嚴肅看待所有亞變異株。」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COVID-19不再是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後不到三個月,又有一種高傳染性的新型COVID變異株正在迅速傳播。 EG.5是從先前的Omicron XBB病毒株演變而來,2月17日首次在印尼發現,自那時起一直穩定傳播。感染病例在6月中旬開始急遽增加,當時搭乘飛機的夏季旅客數量創新高,北半球前所未見的高溫也迫使人群聚集在室內,使病毒能夠輕易傳播。WHO警覺到這種現象,因此在8月9日將EG.5的等級提升至「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 of I...

研究發現一片口罩老化成10億顆塑膠微粒 專家:人體影響尚待證實
環境與保育|
Feb. 18 2023

研究發現一片口罩老化成10億顆塑膠微粒 專家:人體影響尚待證實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隨著COVID-19大流行,醫療性一次產品需求與廢棄物皆大幅增加。據統計,全球每月約使用1940億個一次性口罩和手套。近期有研究指出,每片口罩老化後可能釋放出10億顆塑膠微粒,這些塑膠是否增加病毒在環境中附著傳播的能力,引起社會關注。專家表示,人類社會已然居於「塑膠時代」,大量媒體報導也讓塑膠微粒議題浮上檯面,但目前科學進展卻仍無法確認,塑膠微粒是否會對人體產生直接危害。

COVID-19在動物的傳播範圍比我們以為的更廣
科學與新知|
Jan. 16 2023

COVID-19在動物的傳播範圍比我們以為的更廣

從獅子和老虎到披毛犰狳,愈來愈多動物已經感染冠狀病毒。以下是我們知道的狀況。 我們原本認為COVID-19是一種人類大流行病,但其實不只如此。COVID-19的致病病毒SARS-CoV-2可感染的動物範圍很廣,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不論是圈養或野生動物都涵蓋在內。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資料,目前已經在超過100隻家貓家犬,以及圈養的老虎、獅子、大猩猩、雪豹、水獺、斑點鬣狗身上偵測到這種病毒。美國的動物園工作人員也有紀錄顯示,熊貍、長鼻浣熊、美洲獅、雪貂、漁貓、猞猁、山魈、松鼠猴各出現一個陽性病例。 依據美國農業部的紀錄,美國只有三種野生動物檢測出陽性結果,就是水貂、騾鹿、...

COVID-19能以許多方式干擾月經。本文告訴你背後機制
科學與新知|
Nov. 08 2022

COVID-19能以許多方式干擾月經。本文告訴你背後機制

醫師並未向婦女警告,接種疫苗後預期會出現暫時性月經紊亂,且罹患嚴重的COVID-19後會發生更明顯的問題。 瑞雯.拉.菲依(Raven La Fae)是加拿大卡加利(Calgary)一名31歲的藝術家,她幾乎總是能準確預測自己的經期──每28天來一次月經,持續5天。但在感染COVID-19之後,她不再能預測經期了。 拉.菲依因為染疫,度過了痛苦的兩週。她的月經週期在那段期間來潮,所以她並不意外。令她震驚的是月經持續的時間,居然長達10天。 拉.菲依哀嘆說:「從那時起,我的月經就變得很怪。」而當她再度感染COVID時,月經週期就變得更難以預測。雖然月經週期之間的日子大多恢復正常...

Omicron之後是什麼?新變異株正在興起
科學與新知|
Oct. 11 2022

Omicron之後是什麼?新變異株正在興起

儘管許多SARS-CoV-2變異株還沒有希臘文名稱,卻持續演化和傳播。 在這場疫情大流行的頭兩年,大眾每隔幾個月就會得知一種新的冠狀病毒變異株名稱,這些新興變異株也愈來愈擅長感染我們或造成重症。從Alpha到Mu,這十個有希臘文名稱的變異株導致數以百萬計的人死亡。到了2021年11月,一種與之前的病毒變異株差異極大的變異株出現了,稱為Omicron。過去10個月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尚未為任何新變異株命名,由此產生一個問題:這種病毒停止演化了嗎? 在過去三個月內,每天至少有300名美國人死於COVID-19,而在9月時,美國每天都通報大約5萬個新的COVID-19感染病例──這...

因為COVID-19失去嗅覺了嗎?本文告訴你如何重新訓練你的大腦
科學與新知|
Jun. 13 2022

因為COVID-19失去嗅覺了嗎?本文告訴你如何重新訓練你的大腦

數以百萬計的COVID-19感染者在一夕之間失去嗅覺,並持續數月之久。許多人希望能加速復原,因此正在採用「嗅覺訓練」。 克里斯.羅傑斯(Chris Rogers)吃了一口熱烤起司三明治,就知道不太對勁。他在2021年3月檢測出COVID-19陽性,兩天後就無法聞到融化奶油和起司的香味,或嚐到烤麵包的味道。他說:「我就像在吃一塊硬紙板。」 其他許多有類似經驗的人會在症狀出現後的數天至數週內恢復嗅覺及味覺。但經過三個月後,羅傑斯的情況幾乎沒有改善。「除非你經歷一週又一週的時間,努力吃下你無法嚐到味道或聞到氣味的食物,否則你是不會了解這種感覺的。」這名住在加州聖羅莎的50歲男子說:「這是...

COVID-19會留在你體內多久?新的研究報告提供了線索
科學與新知|
May. 30 2022

COVID-19會留在你體內多久?新的研究報告提供了線索

一項詳盡的研究發現,病毒殘留物可能在感染後的數個月依然存活於某些人體內,或許因此導致COVID長期症狀的某些病徵。 大多數的COVID-19患者會在兩週內從急性感染中康復,但少量病毒不一定會立即從患者體內消失。如今有一項新研究是聚焦在COVID-19住院患者的最大研究之一,結果顯示有些患者在主要的COVID-19症狀緩解後,體內會存在這些病毒殘留物數週或數月之久。 此研究顯示,病毒的遺傳物質RNA留在體內超過14天時,患者可能會面臨較差的預後、出現譫妄、延長住院時間,死於COVID-19的風險也比迅速清除病毒的患者更高。病毒的持續存在可能也在「COVID長期症狀」(Long COV...

更強效的疫苗是否即將出現?針對T細胞的疫苗展露潛力
科學與新知|
May. 09 2022

更強效的疫苗是否即將出現?針對T細胞的疫苗展露潛力

早期試驗顯示,活化這些免疫細胞的疫苗有更好、更快的作用,而且或許能保護免疫系統虛弱的人。 COVID-19疫苗在大多數人身上預防重症的效果都非常好,但對於免疫系統嚴重受損的人而言,疫苗的效果並不理想。 在健康的人體內,現行疫苗的作用方式是刺激身體製造與COVID-19致病病毒SARS-CoV-2結合的抗體,進而預防病毒感染健康細胞。但對於抗體較少的人──包括罹患血癌或服用免疫反應抑制藥物的人──身體反應的效果較差。 德國蒂賓根大學附設醫院的血液科兼腫瘤科醫師尤納斯.海特曼(Jonas Heitmann)發現,他的癌症患者有許多人都處於罹患COVID-19的高風險,他也知道這些...

中國為什麼要用「鵝警衛」維持COVID清零政策?
科學與新知|
May. 02 2022

中國為什麼要用「鵝警衛」維持COVID清零政策?

古今中外,領域性強、通常又很凶的家鵝,曾被派去守護各種東西,從蘇格蘭威士忌到軍事設施都有。 在中國和越南的邊界,有一群約500隻鵝正在警戒,任何人膽敢非法越雷池一步,牠們隨時會大叫或咬人一口。 從2021年10月開始,中國政府就在廣西崇左市長約500公里的邊境布署了這所謂的「鵝軍」,以阻止新冠肺炎病毒跟著非法偷渡客進入中國。中國家鵝不需要訓練;一旦建立起自己的地盤,這種超過兩公斤重的鳥兒就會兇猛捍衛。 強化這支羽毛部隊的,是大約400隻的米克斯警衛犬,鵝軍負責定點防守,狗則陪著邊界警察巡邏。這支跨越物種的團隊就是維護中國淨零COVID政策的關鍵,這項政策旨在消滅中國境內的新冠...

即使是COVID-19輕症也可能導致你的腦縮小
科學與新知|
Apr. 25 2022

即使是COVID-19輕症也可能導致你的腦縮小

近期的腦部影像顯示,這種疾病可能造成等同於老化十年的生理變化,並引發專注力和記憶問題。確切原因依然成謎。 艾琳娜.卡札普(Elena Katzap)在發燒咳嗽、臥床休養三天半之後,以為自己擺脫了COVID-19。這名住在洛杉磯的作家兼老師在2022年1月底感染病毒,她很慶幸自己只是輕症病例──她既沒有呼吸困難,也不需要住院,而且她在幾天內就康復了。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說:天啊,恢復健康的感覺真好。」卡札普說:「然後隔天我突然就出現症狀,我當時不知道那是什麼,因為一開始是噁心、一些腸胃問題和古怪的健忘。」 自那時起,卡札普就出現急性記憶喪失和專注力低下的問題。她在交談時想不...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