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報導,WWF奧地利分會物種保護專家沃爾夫.佩特里(Christina Wolf-Petre)警告,犯罪份子正利用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大流行當掩護,中歐和東歐野生動物犯罪大幅度增加。
光是在3月,奧地利就至少有27隻保育類猛禽遭到非法殺害。在鄰國匈牙利、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也有三隻被非法殺害。保加利亞和烏克蘭則有人捕撈瀕臨絕種的多瑙河鱘魚。其他幾個可疑案件仍在調查和釐清中,而未發布的數量可能要高得多。
「民眾生活受到嚴格限制,當局正忙著對抗傳染病,但數十種保育類動物卻成為犯罪受害者。這是真正的醜聞,影響重要的自然保育工作。」沃爾夫.佩特里說。
專家:盜獵的兇手多未被找到,且懲罰太輕無威嚇
猛禽在生態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反映環境的健康狀況。移除頂端掠食者通常會改變整個生態系微妙的平衡。然而,儘管受到法令保護,但猛禽仍被某些獵人和農民視為有害競爭者。實際上,牠們能控制老鼠等動物數量,應被視為有益動物才是。
此外,這些珍貴雄偉的鳥類有時會因為直接吃下用來毒害狐狸和貂的非法毒餌而死,也有可能是透過食物鏈而中毒。「猛禽覓食的時候會飛越國界。因此我們必須跨境合作才能解決問題。」沃爾夫.佩特里說。
盜獵是白尾海鵰和白肩鵰等稀有物種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在「PannonEagle LIFE」猛禽保護計畫中,WWF奧地利分會與國際鳥盟奧地利分部等組織合作,以減少受脅猛禽的非法獵捕。該計畫已獲得訓練犬的幫助,以協助主管機關追查毒餌和死亡鳥類。
沃爾夫.佩特里要求當地政府採取行動:「盜獵必須受到制裁。調查機構必須能夠動用更多資源。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兇手仍未被找到。此外,懲罰常常太輕,缺乏威嚇作用。」
保加利亞、烏克蘭證據顯示 盜獵者正試圖利用疫情間的限制來捕撈多瑙河鱘魚
其他保育類鳥類也有危險。致力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永續前提下發展野生動植物貿易的非政府組織TRAFFIC指出,歐洲也有鳴禽市場。像義大利人有吃某些鳴禽的傳統。TRAFFIC正在監視歐洲的此類貿易,尤其是市場所在國家,主要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蒙特內哥羅。
在中歐和東歐,WWF正在與國際刑警組織合作,培訓當地執法人員、檢察官、警察和海關官員,協助更有效地打擊非法伐木,並研究保育類鱘魚、棕熊和狼等大型食肉動物的盜獵背景。
保加利亞和烏克蘭已經有證據顯示,盜獵者正試圖利用COVID-19行期間的種種限制來捕撈多瑙河鱘魚。多瑙河鱘魚是地球上極度受脅的物種之一。最近幾週,當局發現並沒收了數百件魚鉤,營救並釋放了兩隻歐洲鰉。
環境犯罪現在是全球第三大宗犯罪 WWF籲綠色政綱應關閉非法野生生物貿易
WWF提醒,打擊非法和不受管制的野生動植物貿易,對於防止未來的人畜共通傳染病流行以及保障人類福祉和生命至關重要,呼籲衛生部長和環境部長共同努力,預防下一次的大流行。
WWF表示,要保護人類自身和地球的健康,必須保護生物多樣性,因此《歐洲綠色政綱》下的歐盟生物多樣性戰略必須大力推動關閉非法野生生物貿易,並保護歐洲和國外生態系統。只有當人們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避免未來的大流行。
根據國際刑警組織資料,環境犯罪現在是全球第三大宗犯罪。此類犯罪發展極快,一年前還只是第四名。國際刑警組織注意到,環境犯罪每年穩定增長5~7%。更糟的是,環境犯罪與毒品、武器貿易和洗錢等其他犯罪之間有著明顯的關聯。
環保犯罪高利潤、低風險,如果已經有黑市網絡,則很容易用來交易不同類型的犯罪產品。WWF-CEE和國際刑警組織已開始在整個中歐和東歐建立專家網絡,打擊森林犯罪,並在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為警察、檢察官、森林管理和環境組織舉辦培訓。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林大利 審校
參考資料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