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天三餐都只吃水母,那會是什麼感覺?
以水母為主食的革龜就是如此。牠們是不折不扣的「海蜇皮狂熱者」,在大洋中不斷遷移,逐水母而活。也因為移動範圍又廣又深,行蹤捉摸不定,所以在水下要見到這些長約2公尺,現今體型最大的海洋爬行動物決非易事。
探訪革龜覓食地
印尼巴布亞的卡伊島周邊海域是革龜的覓食地。在來之前我一直很好奇,這裡真的是覓食地嗎?因為從未見過革龜在此覓食的影像。實際下水觀察,確實能在這裡遇到許多正在覓食的革龜,其中幾隻的嘴邊甚至還掛有疑似水母的粉霧狀物體,並作出類似吞嚥的動做。這些都須要很仔細看才看得出來,或者把影片拍回來一格一格慢慢看,否則一般照片幾乎看不出來。
有種俗稱為「紅蕃茄水母」的鞭狀克朗水母(Crambione mastigophora)曾在2012年於澳洲西北部大爆發,但牠們在卡伊島海域每天都能看見。在其中一天下水時,我們也遭遇了整片海域滿滿都是水母的情形。
這些水母每顆幾乎都和排球差不多大,隨波逐流,仔細看牠游動的樣子其實還挺美、挺療癒的。
每天搭著當地人的小船在海上找革龜的同時,我不斷想像在眼前這片海域的深處漂著滿滿水母,革龜張著嘴一口接一口,水母無限暢飲吃到飽,不難理解為何革龜喜歡賴在這裡不走。
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的麥克.詹姆士教授( Dr. Mike James)曾在加拿大東岸將攝影機安裝在19頭革龜的背甲上,藉此研究革龜的覓食行為。這些革龜平均只要22秒就能咬到一隻水母,再花約一分鐘將水母吞下肚。牠們一整天可吃下自身體重約73%的重量(成熟革龜體重約500-600公斤),提供了約1萬6000大卡的熱量。
體型又肥又重的革龜幾乎天天都在長途旅行和深潛。活動量如此大,牠們靠水母就能獲得大部分能量,真的是不可思議!
神祕的大革龜
我很好奇革龜覓食海域的水下環境是長什麼樣?來這一趟也解答了一些心中的疑問。這片海域水濁、陰森又詭異,到處都是浮游生物和水母,還有一堆海蛇!水下根本不像巴布亞的四王群島那樣,是個水清並受潛水員青睞的珊瑚天堂。
在這裡覓食的革龜族群很可能都在巴布亞、索羅門群島一代產卵。牠們也有可能是世上唯一移動範圍有限,不會橫跨整個大洋的革龜族群。
如果革龜一直都在這裡生活,那牠們也會在這裡交配嗎?這一趟我們目擊到的革龜體型都很大,最小的也有近兩公尺長,應該都是成熟個體。我們也看到了好幾次公龜,發現其中一隻在後肢上疑似有交配時被咬的缺口;這和臺灣小琉球的定居老綠蠵龜「老王」後肢的缺口很像。
由於目前革龜交配的影像記錄非常稀少,牠們如何交配與在哪裡交配往往都還是個謎。
旋轉革龜
革龜身上時常附生許多藤壺和藻類,那牠們應該也需要清潔吧?以綠蠵龜來說,牠們會自己磨背或到清潔站讓魚清潔。
那不斷在大洋中游動的革龜會自己磨背嗎?還是在深海的某處也有革龜的清潔站?
有隻革龜被下水的我們嚇到,便開始瘋狂地旋轉身體,同時間有東西從牠身上噴出!仔細一看是藤壺。難不成革龜清潔身體也會用類似的「旋轉清潔法」嗎?
由於這裡的革龜並不容易親近,基本上只要船一靠近或人下水就會驚擾到牠們。牠們的警戒方式多和其他海龜一樣,不是直接下潛、游走,就是側身對著牠們認為有威脅的生物。但牠們還有一種可能有別於其他海龜的警戒行為,那就是上下顛倒,腹部朝天空。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於革龜在海面慵懶曬太陽的時候。我個人觀察後的猜測是,牠們可能是在放空時突然發現有船或人靠近,但下潛逃避時吸的那口氣不順,還需回到水面多吸幾口,所以用這種垂直或「倒栽蔥」的方式換氣。
海洋生物的行為和生活環境一直都是我最好奇和嚮往的。這一趟尋革龜之旅也不例外,我就只是想親眼看看、親身參與革龜的生活,也想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如何與海龜相處的。
也因為親身參與革龜的生活,讓我終於能夠多了解一點點這神祕的大傢伙了。
延伸閱讀:熱浪島的海龜故鄉
蘇淮人稱「海龜痴漢」。 熱愛潛水觀察海洋生物,尤其對海龜情有獨鍾,經常拿著相機在水下偷窺海龜的一舉一動。 目前長住於臺灣小琉球,紀錄海龜生態及海洋環境。希望透過影像紀錄,分享更多海洋故事,讓人與海的距離更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