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4 筆相關資料
響尾蛇是美國西部的代表性動物,在許多原住民文化中備受尊崇。但牠們更多時候被形容成險惡又醜陋的毒蛇,也使得獵捕、迫害、虐殺牠們的行為,至今仍彷彿理所當然地年年在美國的響尾蛇圍捕活動中上演。 撰文:伊莉莎白.羅伊特 ELIZABETH ROYTE 攝影:哈維爾.阿茲納爾.岡薩雷茲.德魯埃達 JAVIER AZNAR GONZÁLEZ DERUEDA 這這一晚十分舒適:氣溫宜人、溼度不高、啤酒冰涼,而響尾蛇簡直層出不窮。在一彎新月下,電動高爾夫球車靜靜駛過丘陵起伏的小徑。每當我們的頭燈照亮一條毒蛇,麥特.古迪就會跳出去,右手拿一瓶飲料,左手持一根蛇勾,...
去(2024)年底,臺灣研究團隊發表蛇類吞食塑膠袋後死亡的論文報告。論文作者之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思民向《環境資訊中心》稱,2022年該系接獲一隻臭青公(又稱臭青母、王錦蛇),原本打算作體外寄生蟲研究之用,但無表傷的活體卻在運送途中死亡,解剖後發現牠生前吞掉三個塑膠袋,腸胃與「硬硬的東西」磨擦發炎甚至潰瘍,疑與死因相關。 這是臺灣首次發表關於陸地蛇類吞食塑膠的報告,全文刊載於《Herpetological Notes》期刊上,林思民呼籲民眾正視塑膠對野生動物及環境影響,對使用塑膠袋要有「拒絕的勇氣」。
「蛇黃黴菌」是北美洲最新也最罕為人知的野生動物病原體之一。 2008年,科學家在伊利諾州卡萊爾市附近的森林中,發現了三條臉部腫脹毀損的北美侏儒響尾蛇(eastern massasauga rattlesnake)屍體。此時也是該瀕危蛇種長期監測計畫的第九年,在此之前人們從未發現過類似的事。 馬修.阿蘭德(Matthew Allender)表示,這些蛇類的臉一蹋糊塗,專家一開始還以為牠們是被汽車輾過。 伊利諾大學與芝加哥動物學學會的獸醫兼野生動物流行病學家阿蘭德說:「我們採了樣本、做了一大堆檢測,結果你瞧,這是自由活動蛇類感染真菌Ophidiomyces ophiodiicol...
我們知道某些「飛蛇」能從一棵樹滑翔到另一棵樹,但這些爬行類是真的能把自己往上拋到空中。 就沒手沒腿的動物而言,樹棲蛇類倒也挺能四處「趴趴走」的。 有許多種蛇會用所謂的「搭橋」(bridging)行為,把自己從一根樹枝拉到另一根樹枝上:牠們會將身體前半截伸向空中,像懸臂那樣,直到碰觸到夠粗大、足以支撐自己體重的東西為止。 有五種原生於亞洲、俗稱「飛蛇」的金花蛇屬(Chrysopelea)蛇類,擁有更酷的技巧:牠們可以在半空中把身體攤平,像鼯鼠一樣在樹梢間滑翔,有時滑翔距離能遠達90公尺。 現在,證據顯示有一種過樹蛇屬(Dendrelaphis,親緣關係跟金花蛇屬很近)的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