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35 筆相關資料
這位「歐洲最知名木乃伊」在5000年前的阿爾卑斯山區遭到謀害,如今他的遺骸仍持續提供新石器時代的生活細節,以及對現代人健康的洞見。 30年前的9月,歐洲最知名的木乃伊以面朝下的姿勢從冰封中出世。他被發現的地點是奧地利與義大利交界的奧茨塔爾阿爾卑斯山脈(Ötztal Alps)海拔約3000公尺處的一座湖邊。 奧茨的遺體經過超過5000年的日曬、風乾與零下溫度自然保存,形成皮革般的質地,很快就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與無數書籍和紀錄片的主題,甚至有一部劇情電影旨在重建他在新石器歐洲的生活與非命之死。 現在奧茨由義大利波札諾的南洛提爾考古學博物館(South Tyrol Mu...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研究人員在北卡羅來納州外海約240公里處發現了一艘1800年代的沉船遺跡,於是他們派了一部無人水下載具下去一探究竟!
這些由古代查查波亞人(Chachapoyas)建造的墓穴坐落於祕魯 安地斯山脈 一處陡峭的山崖邊。由於位置極為險峻,許多墓穴從未被後人造訪過。
採訪撰稿/李孟珊 編輯/黃詩茹 攝影/黃詩茹 「當時年輕嘛,既然委託我做半年的調查,就帶著一個助理,拿著鑽土器往甘蔗田裡鑽」。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臧振華談起「南科考古」的原點,是那一望無際的甘蔗田,比人還高的蔗田裡,不見天日,鼠蛇走竄。 當時他還不知道,後來會發現82處考古遺跡,並搶救其中34處;他也不知道腳下七米,正埋著珍貴的史前文化;他更不知道,為期半年的調查,會變成十五年的漫長田野。如今,研究室裡的考古報告堆疊得比他還高,譜寫成規模空前的南科考古二十五載。